信息來源:天長市科技局 發布日期:2024-10-14 瀏覽人數:670
為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提高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安全能力。近日,天長市科技局在永豐鎮舉辦了水稻碧護全程綜合使用技術試驗總結現場會暨農技類科技特派員培訓班。俄羅斯科學院基礎生物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瓦丁米爾,江蘇省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二級研究員、江蘇省農學會雜草研究會理事長張紹明,南京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生物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農學會雜草研究會副理事長宋小玲,市科技局一級主任科員查桂銀,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二級主任科員趙榮俊,永豐鎮二級主任科員主力余,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主任崇殿祥及種植業科技特派員、新農人協會部分會員等參加會議。
會議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實地參觀、理論培訓和揭牌儀式。首先參會人員一行赴永豐鎮試驗示范基地對水稻碧護全程綜合使用技術試驗組和普通水稻種植對照組進行實地觀摩,并對比分析試驗成果。其次瓦丁米爾圍繞“Si-基技術在廢物利用、退化區恢復上的應用”闡述了其廣泛的應用前景;張紹明圍繞“麥田除草劑應用技術”進行了授課;市農業科技推廣中心植保站站長王鶴如圍繞“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天長水稻實驗結果及小麥實驗安排”進行了實例講解分析。最后進行了南京農業大學-安徽天長雜草研究科技小院、安徽農業大學-安徽天長綠色防控科技小院和天長市科技特派員培訓基地(農技)揭牌儀式。 此次活動既是現場會又是培訓會,將現場觀摩、試驗數據和理論培訓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水稻碧護全程綜合使用技術試驗,理論產量全程使用碧護的比常規對照的畝增產100.6千克,比空白對照的畝增產162.5千克,增產效果比較顯著;通過培訓了解了我省麥田雜草的主要種類、特點、復發原因和防除對策,為我市農作物種植新技術示范推廣和雜草防控提供了理論和技術支撐,將有效推動我市農業綠色優質高產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