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鉀是植物生長必需三大元素之一,對植物的生長、發育、代謝、抗逆等生理過程起著重要作用,并且還是一種品質元素,對保證作物品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長江以南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分布有大面積的酸性土壤,由于成土作用的影響,酸性土壤鉀含量普遍較低。由于我國耕地多年來的集約化種植以及人們不重視農田鉀肥的補充等原因,酸性土壤已出現普遍缺鉀現象,有些地區缺鉀土壤已占耕地總面積的70%以上。有機農業是遵照特定的農業生產原則,在生產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等物質,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續的農業技術以維持持續穩定的農業生產體系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在有機農業生產中不能使用化學合成的化肥,而符合有機農業生產要求的植物和礦物來源的材料可以作為肥料和改良物質應用于有機農業的生產過程。酸性土壤區由于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土壤風化淋溶強烈,這類土壤鉀十分缺乏,加之有機農業生產體系中不允許使用化肥等肥料產品,更加劇了有機農業酸性土壤鉀的匱乏,造成土壤鉀的供應不足,導致缺鉀有機農業酸性土壤上生長的作物抗逆性降低、生長受阻和產量品質下降。
2、選定的鉀調理劑含有豐富的孔道結構,具有結構負電荷和表面負電荷,能顯著提高有機農業酸性土壤的陽離子交換量,因此能顯著降低調理后土壤鉀的淋失率;鉀調理劑還具有提高酸性土壤pH、鈣含量和鎂含量的作用,在調控酸性土壤鉀素的同時,對土壤酸度和鈣鎂含量也具有調理作用;秸稈炭的制備過程中,水稻、小麥、大豆、花生、油菜、谷子、蠶豆、豌豆、綠豆等作物秸稈不經過粉碎處理,整株進行炭化,可以節約粉碎過程中的能源消耗。并且炭化過程依靠自身熱解過程釋放的熱量維持,不需要消耗外來能源;制備作物秸稈炭的原料為農業廢棄物農作物秸稈,實現了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對低品位凹凸棒石的使用方式與已有其作為高值化利用的原材料相比,不用經過改性、提純等復雜的化學處理,只需經過簡單的物理破碎就可以直接使用,并且使用過程中沒有額外的成本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具有節約能源、防止環境污染、培肥地力等優點。
相關需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