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楊文東
所在地: 河北衡水市
本專利項目是一種利用太陽能大規模發電的系統,是一種將太陽能作為一種象煤炭一樣的資源進行“生產”的方法,這個項目目前是一個可以可以立刻實施的專利項目,(之所以填寫“正在研發”,是因為尚沒有與任何單位合作或轉讓給其他單位,并且由于這是一種發電系統,無法提供樣品,因此,在科易平臺上傳時,系統提示不能上傳,因此,只好填寫“正在研發”,才得以上傳)。
本專利項目的思想基礎在于:太陽能與其他常規能源的作用一樣,都可以產生電能,如果將太陽能用反光鏡收集起來,在不需要購買的情況下得到太陽能,等于是白白收集了財富,而假如用反光鏡自動的收集太陽能,那人類就可以任意的得到大量能源,得到財富。本項目所采用的方案簡單易行,就是用計算機控制的全自動機械帶動反光鏡,使它隨陽光移動,使反射光始終朝向水中,把大量的陽光聚集到容器中的水中,使水產生水蒸氣,上升到高處的容器中再形成水,使水流下沖擊水輪機旋轉,水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從而達到大量收集太陽能并將這些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的目的。
所以,它的主要用途在于:1,大量收集太陽能;2,將收集的太陽能轉化成電能。
它的創新點在于,1,就是用反光鏡反射太陽光的方法聚集太陽能,結合當代用計算機控制的全自動機械技術,帶動反光鏡隨陽光移動,使反射光始終朝向水中,這樣就可以驅動任意的大面積的反光鏡,從而輕而易舉的獲得任意的非常多的太陽能,所獲得的能量將會超過在礦井下生產的煤炭所包含的能量的數倍,因此,這個技術所顯示的是:太陽能也是一種象煤炭一樣的可采資源,技術本身是可解脫人類的煤炭生產的一種技術。
2,雖然這種技術能夠獲得比煤炭還多的能量,但所占用的土地卻遠少于生產煤炭占用的土地,比如,一個日產一萬噸煤炭的煤礦,業內人士知道,它的占地最少可在幾十平方公里,那么這些煤炭產生的電能相當于多大土地面積在一天內吸收的太陽能呢﹖
下面看,一萬噸煤炭燃燒發電產生的電能是:
10000×7000卡/克×1000千克×4。18焦/卡×40%(煤炭發電效率)=117。04萬億焦,
一平方米的占地所吸收的太陽能是:
200瓦(陽光一晝夜照射在地面的平均功率)×24×60×60=1728萬焦/平方米,
假設S平方米的土地面積吸收的太陽能相當于一萬噸煤炭產生的電能,所以,
S=117。04萬億焦÷1728萬焦/平方米=6773148平方米≈6。77平方公里
就是說,占地幾十平方公里日產一萬噸煤炭的煤礦,生產的煤炭產生的電能僅相當于6。77平方公里的占地吸收的太陽能,因此,在6。77平方公里土地面積上收集太陽能,就相當于一個占地幾十平方公里的煤礦所產煤炭包含的能量,所以用反光鏡聚集陽光的方法收集太陽能可以節約大量的土地;顯然,這個煤礦的幾十平方公里的占地所吸收的太陽能要遠大于在地下辛辛苦苦生產的煤炭所包含的能量。
3, 這種光熱蓄水式水電系統,由于利用水電的方法發電,它的發電效率必然沖刺90%,因此,可以突破太陽能發電效率低,占地面積大的局面;由于這種方法收集的太陽能巨大,可超過所生產的煤炭,因此,它突破了太陽能無法大規模發電的局面;又由于這種方法可以使上部的容器儲存大量的水,而這些水可以在夜間流下發電,因此這種方法突破了太陽能不能夜間發電的局面。
項目效益分析;1,這種光熱水電系統不使用煤炭等燃料,每天可節約燃料費數百萬元,比如,一個300兆瓦的火電廠每天要燃燒5000噸煤炭,而每噸煤炭至少在500元/噸,所需要的燃料費是250萬元。
2,使用這種光熱水電系統,無需對燃料的運輸,因此每天可節約數千噸煤炭大量的運費;又由于反光鏡的移動只需用計算機控制的全自動機械來帶動,因此,整個發電過程簡單單一,用工數量大大減少,又可節約大量的工資費用。
3,由于這種系統用計算機就可以操縱整個電廠的反光鏡移動,簡化了發電運行環節,因此,運行成本空前降低。比如,它不需要冷卻塔、煙囪、除渣、儲煤罐、粉煤,……等許多設備設施的使用,不需要這些環節所需要的電力、人力來保持它的正常運作,因此可減少大量的費用付出。
4,由于這種系統運行過程單一,結構單一,比火電廠減少了諸多環節,它的建設周期將會大大縮短,建設成本也必然大大降低。
5,這種系統顯然是一個極為環保的項目,它不產生絲毫的廢氣、廢水和廢渣,因此在目前環境問題嚴峻的形式下,它是一個國家需要和支持的項目。
綜上所述,這個利用太陽能大規模發電系統的每一個創新,都是發電系統沒有過的改進,使人類對能源的獲取變得簡化而高效,而它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又是空前的巨大,比如這種系統不需要燃料就可以發電,此一項所帶來的效益每天就是幾百萬元,而此項目的實施又是極其的簡單易行,這種發電系統不過就是用反光鏡照射在水中,水升高后再用水利發電的方法,因此這是一個利于企業,利于國家,利于百姓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