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鐘志剛
所在地: 江蘇蘇州市
項目簡介:
一種智能模塊化循環物流倉結構,包括倉儲機構、循環運動結構、信息處理機構、模塊化機構,所述循環運動結構安裝在倉儲機構間,所述循環運動結構包括多個方向的定向運動機構,當物流包裝箱移動到物流倉入口儲位上時,定向運動機構能夠使物流包裝箱,在物流倉內按照固定方向循環移動到任意儲位,形成倉儲機構內部的儲位循環,由上下物流倉模塊的上下動力裝置和定向運動機構相互配合,完成上下物流倉模塊間的儲位轉移。所述信息處理機構的掃描讀寫裝置安裝在每個儲位,所述信息處理機構能夠存儲、運算儲存數據、控制循環運動結構、進行網絡互聯、遠程控制,所述模塊化機構,不需要增加其他的儲位和倉儲管理設施、設備,通過可互相對接組合的物流包裝箱出入口、信號、網絡、電源、動力接口,實現多個智能模塊化循環物流倉之間的平面與立體連接組合,適用在建筑、運輸工具、物流設施等運用場所或環境,能夠實現整個物流過程的無縫對接
一種模塊化通用物流箱結構,包括主箱體、模塊箱體、模塊箱體蓋、可讀寫電子數據標簽,主箱體、模塊箱體、模塊箱體蓋、可讀寫電子數據標簽是統一的通用結構,主箱體根據物流包裝需要分割為數個模塊箱體,模塊箱體蓋可以根據物流包裝的體積大小調整模塊箱體的存儲空間大小,可以將不同模塊箱體內的物流包裝進行合并轉移,模塊箱體蓋和主箱體上設有可讀寫電子數據標簽,記錄每個模塊箱體和主箱體內所存儲的物流包裝信息和體積數據、物流存儲、運輸、分揀等管理過程的信息。
項目核心創新點:
在單個模塊結構中實現了完整的物流存儲、運輸、管理、控制功能,模塊化組裝靈活,可以方便地安裝在各種物流倉庫、車輛、船舶、飛機、物流設施、設備、交通工具,實現整個物流網絡的標準化和自動化出入倉、儲位管理、物流線路選擇分配,從出發地到目的地之間的物流智能化自動化。
適用于復雜的物流包裝和運輸倉儲環境的標準化自動物流系統,實現物流管理的標準化和統一化,使整個物流過程可以無障礙地互聯互通、自由擴展、自動化控制。
本發明將統一規格的物流箱模塊化分割,模塊箱體存儲空間調整靈活,解決了物流自動化管理的統一性需求與物流包裝多樣性的矛盾,采用電子數據標簽和通用化的模塊箱體結構,實現了復雜物流包裝的標準化、信息化,為物流自動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實施基礎。
項目詳細用途:
一種智能模塊化循環物流倉結構
1. 結構和功能完整,實現自動化分揀、出入倉、儲位管理作業。
2、模塊化組裝,適用于各種尺寸、類型的物流產品,適用于建筑、運輸工具、物流設施等運用場所或環境,能夠實現整個物流過程的無縫對接。
3、自動化分揀、出入倉作業,不需要增加其他的儲位和倉儲管理設施、設備,物流效率提高。
4、智能化程度高,自動化分揀、出入倉、儲位管理,通過互聯網進行數據共享和遠程控制。
一種模塊化通用物流箱結構
1. 將統一規格的物流箱進行多樣化的模塊分割,可以靈活調整的模塊箱體空間大小,使復雜的物流包裝規格尺寸標準化,使統一的物流箱體適用于復雜多變的物流需求,解決了物流自動化管理的統一性需求與物流包裝多樣性的矛盾,為物流標準化、自動化管理提供了實施基礎。
2、通用化的模塊箱體結構,可以根據物流存儲、運輸、分揀等管理需要,靈活地進行物流包裝的合并、拆分、轉移,減少了不同規格物流包裝固定與包裝箱利用率的問題。
3、采用可讀寫電子數據標簽,隨時記錄更新物流包裝、包裝體積和物流管理過程信息,為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實施基礎。
預期效益說明:
時代發展的方向是不可逆的,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物流運輸體系,必然是物流領域的未來。正如信息傳輸網絡一樣,共用性、開放性是減少基礎建設投入,實現效益系統最大化的捷徑。與信息網絡相比,物流網絡發展欠缺了開放性與共用化的發展階段。
物流運輸從始發地到目的地的單次點對點運輸方式,到區以域運輸中樞、物流中心分級集中運輸網絡的干線運輸方式,到單個企業內部運輸網絡分揀、調度優化使用資源的企業網運輸方式,必將發展到多個企業運輸網互聯共用倉儲、運輸等資源的共用網運輸方式,最終實現開放性運輸網絡互聯自由運用物流資源的運輸互聯網絡方式。未來,共用倉儲、運輸等資源,開放物流網絡接入,一方面迅速降低物流成本,一方面方便用戶使用。
實現物流共用性和開放性的標準,是物流運輸互聯網絡化發展的核心。在需求與服務多樣性、復雜性極高的物流運輸網中實現互聯共享,標準化是基礎。本發明一種模塊化通用物流箱結構與一種智能模塊化循環物流倉結構等一系列發明提供了復雜物流運輸環節的標準化解決方案,是標準化開放智能物流網絡實現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