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包先生
所在地: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
一種底盤懸架專有防傾技術“多橋互支式結構”簡介
本發明解決了“陸地多觸點支撐設施”的難適應地面落差的技術性缺陷問題,融入改善和強化傳統多橋底盤的承載形式,結合硬撐和軟撐底盤的優點,增強傳統底盤功能并促進新型產品研發問世的第三種承載方式。是一種開創型、系統型防傾技術,分類多規模廣,可以開拓成很多項專利技術,發展空間大,低費用市場價值高。
一:改善支架類設施(如四腿椅子到直升機底座)的不平地上不穩當支撐或自身損壞的安全問題,讓各觸地點平穩觸地,兼容平地與仄地上的使用,提高了實用程度。
二:提高車輛對起伏路行駛的機動性能:
主動減少整車的顛簸與傾斜值,解放了輪胎壓力和減震彈簧行程,適當范圍內讓每個輪胎自適應地面落差同時承載量、壓強、附著力盡可能的相同。讓各橋合力支撐車身,消除互搏防止側翻,消除扭擺車身的問題,兼容公路和越野通行。
“多橋互支式結構”技術詳介包中提供40多種核心技術結構和40多種由簡到繁的技術應用實例方案,涵蓋了工具家具到作業和運輸車的底座底盤的改善,下邊是已經申請專利的幾種實例方案:
(1):一種多橋互支式結構
專利號:201811206473.1 201821679504.0
本發明公開一種多橋互支式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臂、支桿和支架,所述支臂包括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所述支桿包括第一支桿和第二支桿,所述第一支臂一通過軸栓鉸接于支架的一端,另一端通過軸栓鉸接于第二支臂的一端,所述第二支臂的另一端兩側分別設有第一支桿和第二支桿,所述第二支臂通過軸栓鉸接于第一支桿和第二支桿的頂部,所述第一支桿和第二支桿的底部分別連接于支架的另一端兩側。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適用范圍廣、形狀、長短不受限,改善多觸地點設備的不平地面上發生支撐重量與扶持傾斜間沖突時的內外兩股矛盾缺陷,并主動減少傾斜搖晃帶來的顛簸感,兼容平道和起伏地面通行。
(2):鼎芯互支式全地形多支點底座
專利號:202010013989.5 202020026703.2
本發明公開一種鼎芯互支式全地形多支點底座,具體是可以平穩放置在傾斜、凹凸、坑洼等不平地面或平坦地面上的機械結構底座,其特征在于:無論平地或不平地上,放置底座時地面的凹凸與傾斜不影響整體底座的傾斜,放置后框架部件保持放置時的傾斜狀態,而其高度值按所有觸地點高度的平均值作基礎值。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彌補傳統固定式底座不能適應不平地面的缺陷,新型底座能夠適應一般程度的任何地面,具有使用簡便,結構簡單,生產容易,適用范圍廣,不限支點數,不限尺寸大小等優點,可充當多種設施的新型底座,例如垂直飛行器探險底座、工地紅外線水平儀底座、多支點拐杖、四腳音箱架、礦山水桶地腳、野營桌椅、多支點高蹺等等。
(3):越野車互支式自由橋底盤
專利號:202020011312.3 202010007359.7
本發明公開一種越野車互支式自由橋底盤,其特征在于:以力矩互動形式串接各個支撐點壓力,讓方形車架的每一邊兩輪平分支撐那一邊重量,得到相加相鄰兩彈簧行程的避震效果,互動式防傾桿讓前橋和后橋合力扶持底盤傾斜,轉彎時增強彎外一側的韌度并減弱彎內一側韌度,以單一油缸控制底盤高低等。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有效程度內交叉軸時不占用減震行程而消除內部扭矩力并讓每個輪胎貼地有效減緩所有部件壓力;加強通過性能;減少行進力耗損;增強行車舒適度;主動減少一半顛簸;兼顧平道與野地通行無需人工切換;實時操控底盤的高度和車身的前后左右傾斜度;改善剎車時點頭還翹臀的情況等。
(4):雙曲桿互支式底座
專利號:202020148227.1
本發明提供一種雙曲桿互支式底座,具體是可以平穩放置在凹凸、坑洼等不平地面或平坦地面上的機械結構多觸點底座,可充當多種設施的底座,其特征在于:
由框架部件、支挺部件組成,放置時支挺部件曲桿的各觸地點自適應地面,通過支桿同步扭動選擇適應地面狀態的支撐位置,放置后框架部件方形支架的傾斜值按各觸地點落差的平均傾斜值。
本發明優點:底座兼顧平地與凹凸地面上的放置,結構簡單、生產容易、適用范圍廣、一般凹凸地面上不會產生內部扭曲力矩外部晃蕩。
(5):駟匯岔互支式底盤
專利號:202020052378.7
本發明公開一種駟匯岔互支式底盤,是一種橋體間的平衡承載方案,其特征在于:底盤的四部支撐彈簧固定點之間以力矩部件轉折臂傳動連接,力矩部件匯岔臂把四股支撐力分成雙路相持力矩,時刻同步一對斜對角轉折臂承載端的浮沉度同時反向同步另一對斜對角轉折臂承載端的浮沉度;
本發明優點:改善貨車的凹凸不平地面上扭矩自身大梁問題,緩解鋼簧與大梁的互搏,減少搖晃顛簸度,使輪胎承載均勻,越過坑洼凸丘時省發動機動力。本底盤方案適合很多板型彈簧載重的汽車,例如農柴、房車、舞臺車、礦山四不像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