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彭守斌
所在地: 上海上海市
具流量統計及USB存儲功能的線圈車檢器
一、簡要介紹
線圈車輛檢測器作為目前技術最成熟、應用范圍最廣的道路車輛信息采集裝置,用戶市場非常穩定,平均每年的市場增長率在11%,2009年國內產品的需求量在568萬套,整個產品的銷售收入60億元;國內主力設備四通道車檢器的價格在1500元/套;其中包括不少停車場用單通道、雙通道、及電子警察用六通道、信號機用16通道車檢器。
車檢器產品廣泛用用于:停車場、機關(單位、廠礦、學校)出入口、收費站、高速公路流量統計、交通誘導、交通流量采集、交通信號控制、電子警察、卡口等;目前國內從事車檢器銷售(含生產商、代理商、集成商)約780家;其中具有設計開發生產的企業約110家;國外品牌進入上海的主要有:PEEK、韓國、比利時、南非。
二、國內車檢器行業的主要矛盾
1.對環形線圈車輛檢測器的研究缺乏深度,導致長期累積的問題得不到解決;普遍認為線圈車輛檢測技術已經成熟,這么多年解決不了的問題仍然是無法解決的;
2.國內有研究能力的公司大多集中在電子警察、信號控制等廠商,他們在線圈車輛檢測技術積累非常少、投入的技術力量也非常缺乏,開發的產品僅僅滿足自己設備的基本需要;幾乎就沒有把檢測器碰到的問題作為一個重點來突破,也缺乏把檢測器當作獨立產品來研究、市場推廣的驅動力;導致這些有開發能力的公司無法把主要資源去公關這些難點問題,更無法將其產品化,僅僅是自產自銷;
3.國內把檢測器當作主要產品的廠商卻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去研究檢測器存在的問題;也沒有條件去研究各類車輛通過環形線圈的變化曲線,只能遵照目前通用的技術去開發、ODM/OEM一些自有品牌的檢測器,他們對行業的了解僅僅在于用戶接口的不同;導致有意愿把檢測器產品化的公司沒有能力、也沒有條件去把產品化的事情做好;使得國產環形線圈車輛檢測器的技術、市場長期處在低端運行;
4.從事環形線圈車輛檢測器的技術開發單位,幾十年來一直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去研究究竟是什么樣的機械噪聲干擾、電氣噪聲干擾、強磁干擾等導致了環路死鎖“LOOP-LOCK”,這些干擾形成的機制是什么,如何識別這些干擾,處理這些干擾;
5.國內外幾乎所有的基于環形線圈的車輛檢測器技術開發廠商幾十年來已經默認線圈測速受到固有技術的制約,不可能超過雷達測速;因為國內外測量即時速度的方法:都是用2-3個線圈(線圈間距離L),計算進入線圈或離開線圈的時間差Δt,從而取得速度V;由于車輛進出線圈受到靈敏度、線圈幾何尺寸,環境、車輛本身特性等的影響,無法精確獲得時間差Δt,測速精度更無從談起。
三、技術創新
1.改變了傳統的檢測模式,實現了基于車輛特征曲線的檢測技術。
2.獨立開模,大幅度降低產品的制造成本。
3.模塊化設計,將選擇權交給用戶;(例如:公司對四路車檢器,推出了三種模式:事件檢測型、流量統計型、流量存儲型)
四、技術基礎及市場基礎
1.1998年5月,我司技術人員開始設計線圈車輛檢測器;
2.1998年8月起,我司技術人員(原上海寶康技術開發工程師)主導開發的第一套四路車檢器(卡式)在寶鋼大院內配合闖紅燈抓拍(電子警察系統)使用;先后投入到全國29個省區市使用(卡口、電子警察、流量統計、交通誘導);
3.1999年6月起,我司技術人員(原上海寶康技術開發工程師)第一套16路車檢器板在上海楊高路浦建路路口配合寶康信號機投入使用;
4.1999年-2009年,我司技術人員持續對線圈車檢器技術進行研究,尤其是對車輛特征曲線的研究;
5.2009年,我司自行推出的卡式線圈車檢器陸陸續續用于上海799套電子警察的維護中;
6.2010年起,我司車檢器系列產品(單路、雙路、四路)研發成功,并在廣東、海南、山東、浙江、上海等地投入使用;獲得國家軟件著作權登記2010SR006767。
7.2011年,公司車檢器獲取國家實用新型專利201120235582.3。
8.至2011年底,已經有400多家國內客戶、 100多家海外客戶就車檢器合作建立了聯系。
五、盈利分析
就拿四路車檢器來說,國內車檢器的主要銷售市場價1800元左右,集成商采購的價格在1100元左右;車檢器的研發成本在80萬元左右(含模具開發),一套四路車檢器原材料成本約在120元左右;利潤成本率非??捎^。
六、風險
產品開發的技術風險我司已完全解決;市場風險在經過兩年的市場推廣后,我司品牌占據國內主要高端品牌之列。
七、合作模式
1、尋找中部地區尤其是江西、安徽、湖北等地的電子產品加工廠,合作生產加工;
2、尋找投資商擴大生產規模、建立全國市場渠道、持續技術改進;最少投資15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