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屈百達
所在地: 江蘇無錫市
技術簡介:
對于人多地少的中國,隨著車輛日益增多,人車矛盾、地車矛盾日益尖銳。就極端而言,即便將現有耕地都建成公路、停車場,也滿足不了人們日益發展的駕車、泊車需要。就現實而言,通過不斷增建公路、停車場來被動地一味地遷就人們日益發展的駕車、泊車需要也不可取,因為人們總要有耕地來供養自己的最基本需要,還要有一定的活動地面。而現行的車庫或停車場均為平面的,占用大量的地面。這種情況必須改變,即變平面車庫或停車場為為立體車庫或停車場。近幾年,一些立體車庫或停車場。然而,這些立體車庫或停車場只不過是停車位實現了占天不占地的目標,車輛進出、上上下下,還是通過固定的坡道來實現。整個立體車庫或停車場仍然占用相當大的地面。于是,又出現了極少的垂直升降立體車庫或停車場,將坡道改成了升降機,真正實現了占天不占地的目標。然而,目前的升降機形式卻從另一方面暴露了這種立體車庫或停車場的弊端,即車輛進出速度受到升降機運行速度的制約,而單純靠提高升降機運轉速度來提高車輛進出速度又是不現實的,科學地講又是不可能的。這升降機運轉速度就是普及真正立體車庫或停車場的瓶頸。而為緩解人們基本生活需要(即耕地需要)與駕車、泊車需要(即公路、停車場占地需要)的矛盾,盡可能地少占地面面積,就必須普及真正占天不占地的垂直立體車庫或停車場。
為普及真正占天不占地的立體車庫或停車場,緩解人們基本生活需要與駕車、泊車需要的矛盾,盡可能地少占地面面積,本發明提出一種提高立體車庫進出速度的方法,以突破真正立體車庫或停車場的普及瓶頸。該方法繞開升降機運行速度的制約,從改變升降機結構及其系統運行方式入手,通過增加升降機的車輛運載數率來提高垂直立體車庫或停車場的車輛進出速度。即將單罐升降運行方式變為多罐升降運行方式,將不定層不定點隨機運轉變為定層定點連續運轉。
一步速度:5~10米/秒;一步行程:2.3~2.6米;庫層配高:(約)2.3~2.6米;天、地輪直徑:(約)18米;罐籠容積:(約)2×2.2×4立方米;工作電壓:380V三相~。
技術的應用領域前景分析:
本發明不用單純提高升降機的運轉速度,就可使車庫的車輛出入速率大大提高。又由于所提出的系統結構和單向運轉、上下行均可出入的運行方式,避免了天輪反復的大扭矩換向和高速旋轉,從而大大減小了機械噪音和機械損傷。同時,由于所提出的結構及其大慣量運轉,車輛出出入入的載荷變化相對很小,因而減小了轉矩波動。
本發明在運行使用上,能實現操作的簡潔、方便、安全且適合鬧市街道、商廈、工廠、生活小區等的有益效果。
從當今鬧市街道、商廈、工廠、生活小區等及我國汽車-土地現狀可預測,該方法及其系統市場前景極大。市場寬廣、商機可觀。
經濟收益分析:
按容納50輛汽車的車庫,停車費5.00元/車小時做保守計算,可獲營業額2,000,000元/年,而工程成本約3,000,000元,運行成本約200,000元/年,因此2年即可獲利80萬元,以后每年可獲利1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