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32071]石化裝置設備可靠性評估(RCM)方法研究及工程應用
交易價格:
面議
所屬行業:
石油天然氣開采提煉
類型:
非專利
技術成熟度:
正在研發
交易方式:
完全轉讓
許可轉讓
技術入股
聯系人:
嵇煒
進入空間
所在地:
江蘇常州市
- 服務承諾
- 產權明晰
-
資料保密
對所交付的所有資料進行保密
- 如實描述
技術詳細介紹
1.目的意義
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按照以最少的資源消耗保持裝備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原則,應用邏輯決斷的方法確定裝備預防性維修要求的過程或方法。
RCM于上世紀60年代末起源于美國航空界。其目的是制定8-747飛機的預防性維修程序,確保其安全性;進入80年代,美國電力研究所(EPRI)把RCM概念用語指定為核電廠維修程序;到了90年代在核電廠得到了廣泛應用,隨后日本、加拿大、法國等也在其核電廠相繼引入了RCM程序。此后不久,美國和日本逐漸在石油煉制和石油化工行業引入了RCM的概念,用在其運轉設備的維修方面。它是目前國際上通用的用以確定設備維修需求、優化維修制度的一種系統工程方法。
RCM可以定義為:以最少資源消耗為原則保持設備的固有可靠性和安全性,應用邏輯決斷的方法確定設備維修要求的過程和方法。RCM的基本思路為:對系統進行功能與故障分析,明確系統內部可能發生的故障、引起故障的原因以及故障可能導致的后果;用規范化的邏輯決斷方法,確定出各故障的預防性對策;通過對現場故障進行數據統計、專家評估、定量化建模等手段,在保證設備安全性和完好性的前提下,以停機維修損失最小為目標,對系統進行優化的一種維修策略。
2.石化企業實施RCM的必要性
(1)提高裝置的可靠性,確保長周期運行。
避免出現安全與環境事故;
避免非計劃性停車影響生產;
避免設備的破壞。
(2)解決傳統維修模式存在的問題。
基于經驗和保守的考慮;
經濟性、安全性以及可能存在的失效風險有機地結合考慮不足;
有限的維修資源使用不盡合理,維護行為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3)提高設備管理水平。
從計劃性維修到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
為采用計算機維修管理系統(CMMS)打下基礎;
為決策提供依據。
3.研究工作目標:
(1)依據RCM原理,建立相關設備基于可靠性的分析與評估方法;
(2)參照OREDA手冊中數據庫的建立方法,對企業相關相關設備的失效和維修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建立適合設備失效概率庫;
(3)運用所建立的RCM評估方法及失效數據庫,對研究的設備進行實例分析,并提供分析報告。為企業各裝置通用設備的檢維修任務和維修間隔期提供科學依據。
希望合作的企業:石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