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重要水產病原菌的噬菌體制劑
針對重要水產病原菌,研制噬菌體制劑,控制由病原菌引起的水產品的感染。預計可以減少抗菌素在水產養殖過程中的使用,減少多重耐藥性細菌的富集,對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噬菌體是感染細菌的病毒,能夠特異性地吸附并殺死病原菌。噬菌體是自然界存在數量最多的生物,約有1031個噬菌體。噬菌體與病原菌本身是否耐藥無關,均能有效殺死致病菌。感染一個細菌能夠釋放數百個相同噬菌體,能夠在水體環境中大量繁殖,是噬菌體殺菌劑數量自然增加。噬菌體制劑不感染人類、動物、植物以及其它非宿主的細菌,幾乎對環境不產生壓力。我國2007 年全國水產養殖面積5633。21 kha,養殖產量4747。5 萬噸,占全世界水產養殖總產量的2/3 以上,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每年約1/10 的養殖面積發生病害,每年因病害損失的養殖產量約占30%,直接經濟損失超過百億元,其中細菌性魚病的發病率和致死率都接近或超過50%。重要水產病原菌包括弧菌屬、氣單胞菌屬、鄰單胞菌屬、黃桿菌屬、不動桿菌屬、假單胞菌屬、巴氏桿菌屬菌屬、愛德華菌、遲緩愛德華氏菌、耶爾森氏菌屬、沙雷氏菌、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諾卡氏菌屬、梭狀桿菌屬、結核菌屬等。一般采用飼料中添加抗菌素,來防治致病菌的感染。90%的細菌對一種以上抗菌素具有耐藥性,20%的細菌對5種以上抗菌素具有耐藥性。我國年產抗菌素為40萬噸,其中近一半用于畜牧水產養殖。因此噬菌體制劑的應用,具有廣泛前景,對食品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目前,我們課題組的噬菌體制劑包括針對下列病原菌的噬菌體,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氣單胞菌、弧菌、弗氏檸檬酸菌、粘質沙雷氏菌、摩氏摩根菌、變形桿菌等多種致病菌,共計有噬菌體100余株,能夠有效地控制水產養殖過程中的細菌感染,減少或避免抗菌素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