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蝦活性成分研究及高值化利用技術開發
主要研究了:SAS和響應面相結合的方法優化四角蛤蜊糖胺聚糖提取工藝,確定最佳工藝條件為:水料比3:1、酶解時間3。5h、酶添加量1%,探討了該糖胺聚糖的功能活性;響應面法對渤海灣泥螺糖胺聚糖(GAG)的提取工藝進行優化,確定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液料比2:1(V/W)、酶解時間7。5 h、酶添加量0。80%,在此條件下泥螺糖胺聚糖提取率為0。265%(濕重),研究了泥螺糖胺聚糖的純度檢測方法,分析了它的化學組成;三元二次回歸正交旋轉組合設計,建立料液比、提取時間、乙醇濃度與脈紅螺牛磺酸提取率關系的數學回歸模型,確定最佳提取條件是:料液比1:3、提取時間2h、乙醇濃度70%,探討牛磺酸對鯽魚的誘食效果;發酵工程和酶工程技術發酵凡納濱對蝦下腳料,篩選最佳發酵時間為48h、最佳營養糖類為葡萄糖、最佳固液比為1:2,發酵后的固體物質進一步脫乙?;徒到庵苽涔δ苄缘途蹥ぞ厶?,發酵液中加入枯草芽孢桿菌和豆粕粉,進一步固體發酵,烘干制備營養價值很高的復合蛋白粉,同時進行了低聚殼聚糖的凡納濱對蝦和中華絨螯蟹養殖試驗研究,通過檢測系列免疫學指標,證實低聚殼聚糖可顯著提高這兩種養殖動物的機體免疫力。本項目主要特點:符合"節能減排、資源利用最大化、綠色環保"的宗旨,解決目前貝、蝦加工業附加值低、精深加工滯后、二次污染的關鍵技術問題,實現低值貝類和對蝦加工廢棄物的高值化利用。應用推廣情況:項目實施以來,開發的實用技術在天津的寧河、東麗及河北的唐山等地進行了熟化應用,生產出了優質的復合蛋白粉和低聚殼聚糖,滿足養殖業和醫藥環保業的需要,三年累計新增利潤769。656萬元,新增稅收92。529萬元,節支總額54。665萬元。復合蛋白粉和低聚殼聚糖用于天津塘沽的紅鰭東方豚和半滑舌鰨養殖及天津漢沽的中國對蝦養殖,又衍生出了明顯的經濟效益,三年累計間接新增利潤71。2萬元,節支總額7。26萬元。該項成果獲得獲得2012年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