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牙種植術已經在臨床上廣泛應用于牙列缺損及牙列缺失的修復治療。種植成功的關鍵需要口腔頜面外科、修復科、影像科醫師的密切配合,口腔種植學的發展離不開口腔影像學的支撐,影像學在種植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隨著數字化、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種植技術已經日臻成熟,特別是錐形束CT(CBCT)的普及,在歐美發達國家數字化種植技術得到了日益廣泛的應用。盡管種植體植入術的過程并不很復雜,但種植體植入術術前的設計卻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制定全面的種植治療方案是種植修復治療取得理想療效的先決條件。由于缺乏數字化技術手段,傳統的種植方法無法在術前進行科學的種植手術規劃,術中則主要依靠醫生的經驗,難以精確實現理想的種植位置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手術安全隱患和種植失敗的風險。隨著口腔CT的應用,數字化種植技術迅速發展。以術前的三維種植設計和術中的手術導板為手段的數字化種植技術正引領者口腔種植醫學進入更精準、更安全的數字化時代。 本項目以CBCT數據為基礎,計算機輔助設計為指導,驗證種植診斷與輔助設計技術在數字化種植修復治療中的應用潛力,為臨床實現全程數字化種植修復治療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通過本項目的研究,為計算機動態輔助導航技術(CAOS)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據,通過CBCT數據的配準與融合,探索可視化數字種植修復治療方案,有效提高種植的精準性和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實現以修復為導向的數字化齒科種植修復。本項目首次在省內通過CBCT數據的配準與融合技術,實現以修復為導向的數字化種植修復方案的設計及指導,為臨床實現全程數字化種植修復治療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從而促進術前輔助設計技術在口腔種植臨床中的應用。此技術的應用加強了治療團隊間的交流探討,增進醫患雙方的配合和理解,該技術極大的提高口腔種植術的準確性及成功率,減少種植術后發生并發癥的風險,對于蘭州市口腔種植術的成功有指導性意義,使我省數字化種植修復治療技術規范化和標準化,在本地區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通過本項目的實施,主要促進蘭州市口腔醫院人才的培養和研究團隊的成長,形成配合默契、具有較高水準科研創新能力的人才團隊。培養技術骨干3名,在職研究生2人,新增中華口腔醫學會專委會委員1人,學術雜志編委1人。項目主持人申報科研項目2項,團隊成員發表論文6篇,國家級學術會議費交流3次,國際學術會議壁報交流1次。進而促進蘭州市口腔醫院的發展,使項目的完成與醫院的發展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本課題研究為種植臨床提供更加準確的依據,提高口腔種植術的準確性及成功率,為廣大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造福于廣大人民群眾,也為醫院帶來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CBCT與計算機輔助設計模擬指導技術的應用標志著口腔種植修復已進入數字化新時代,此技術給口腔醫學帶來了全新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