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課題來源于國家星火計劃重大課題 “黃姜產業綜合技術示范及基地建設”(編號2012GA850002)課題--黃姜種植業綜合技術示范規范化栽培基地建設“(編號為2012GA850002-3)。黃姜良種基地的建設,為陜西省和周邊省份提供了良種保障。本項目進行的黃姜種質資源研究為品種的持續選育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和材料基礎。 在13個鄉鎮建成規范化栽培基地36020畝;在13個中心基地鄉鎮進行技術,共示范7個單項栽培,每個鄉鎮示范面積500畝,合計示范面積6500畝;在良種繁育基地和規范化栽培基地進行了技術培訓,培訓基層管理人員、農民技術員和栽培大戶。共培訓基層管理干部130人次,農民技術員和栽培大戶5248人次。 項目實施3年來,累計為安康市各縣區以及周邊地區提供黃姜優良生產用種15300噸,獲直接經濟效益7600余萬元,優良品種與以往普通的混合栽培種相比,皂素含量提高了0.5個百分點,根莖產量調高了25%以上,累計增加皂素產量19.45噸,按每噸皂素80萬元計,增加工廠收入1500余萬元。由于優良品種皂素含量和根莖產量高,可以減少栽培用地、用工和各種農用材料,降低了工廠的生產成本。 本項目的實施,有利于為人類生產安全、高效、綠色、無毒副作用的天然藥物,提高人們的生存質量,改善人類生存環境以及改善生態環境、促進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建設。 本項目發表論文2篇: 中和法替代水洗法生產薯蕷皂素的工藝研究,符照鑫 李向民 張迪,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13(12) 光強對盾葉薯蕷生長發育及皂素含量的影響, 孫晶 李向民 張晶, 西北植物學報, 2011,31(3)536~542 取得階段性技術成果2項: 適合中小企業薯蕷皂素生產的污染控制技術(陜西省科技成果,成果登記號:9612012Y0546),2012年7月 名優地道中藥材良種選育,(陜西省科技成果,成果登記號:9612013Y0500),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