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1、任務來源: 河南省科技廳 2、應用領域和技術原理: 1)應用領域: 應用于建筑工程領域的加固和節能設計。 2)技術原理: 本項目主要研究既有建筑既不滿足抗震安全性要求,同時也不滿足建筑節能要求。項目提出了既有建筑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一體化技術的概念。采用工程實踐、結構軟件分析及熱工軟件分析等手段,對既有建筑結構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一體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進行研究,得出一體化改造的具體措施和結論。 3、性能指標: 根據PKPM結構計算軟件和天正節能軟件計算分析,已有建筑外墻采用60mm厚的?;⒅榛炷?基本可以滿足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和節能改造的需求,對提高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和保溫節能方面效果顯著。 4、與國內同類技術比較: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可以提高建筑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工程的改造效率,為國家節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為我國的防災減災及建筑節能事業做出貢獻。與同類技術比較,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5、成果的創造性、先進性: 1)對既有建筑進行抗震加固和節能改造提出采取一體化技術措施將抗震加固和節能改造的前期準備工作進行有機結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運用PKPM結構加固軟件和天正節能軟件進行分析,外墻采用60mm厚的?;⒅榛炷?基本可以滿足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和節能改造的需求,對提高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和保溫節能方面效果顯著。 6、作用意義(直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意義): 既有建筑結構抗震加固與節能改造一體化技術從設計階段開始就將抗震加固技術與節能改造技術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而實現了結構抗震加固和節能改造兩項技術在施工和驗收階段的有效銜接,避免了分期改造所引起的工序增加、返工及重復施工的問題,有效地減少了施工工期,降低了工程造價,一體化改造后的工程不僅滿足建筑結構地震安全性要求,而且房屋實用性及舒適度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為國家節約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為我國的防災減災及建筑節能事業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