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隨著河南電力公司配電自動化等智能電網建設的不斷推進,全省已陸續建設了配電通信網網絡,由于配電通信網網絡承載著重要的配用電生產等業務,是電網配電調度自動化、網絡運營市場化和管理現代化的基礎;是確保電網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配電通信網端到端業務管理體系構建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隨著電力配電通信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層次的逐漸增多、以及網絡結構的日趨復雜,對電力配電通信系統的運行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以經濟、高效、科學、實用的方式管理維護電力配電通信網,成為通信管理部門首要解決的難題。 電力通信網作為電力企業的第二張實體網絡,承載著電網運行和企業管理的核心業務,如今,電力通信網已邁入全程全網服務型網絡發展階段,其網絡層級復雜,規模龐大,技術體制多達27種,涉及超過500個廠家,27個省級以上單位,315個地市單位,運行維護難度巨大。長期以來,我國電力通信基礎數據匱乏,風險評估方法不完善,隱患預警技術缺失,故障診斷效率低。 本項目旨在突破系統架構、數據治理、配置優化和主動運維等關鍵技術,建立集通信網絡設施管理、承載業務管理、通信資源管理、專業職能管理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配電通信管理系統,提升電力通信的信息化和標準化水平,加快電力通信管理系統建設,從而滿足智能電網對通信專業工作的新要求,促進信息通信公共資源融合,提升大規模通信網絡運行能力、資源優化配置能力、業務保障能力及專業管理能力。主要創新點如下: (1)提出了基于多源信息分析的業務端到端質量偵測與評估技術。建立網絡運行質量分析模型、業務質量評估模型以及業務與網絡的端到端業務關聯模型,然后通過對多源信息的清洗、治理和分析,以實現對網絡業務質量的全面偵測與評估。 (2)提出了面向資源適配性和業務適應性的資源與業務互感知技術。建立網絡與業務之間的感知信息多層次網絡模型,描述分析各層網絡的實時狀態信息,然后建立雙向感知技術的通信協議,基于感知信息動態調整網絡資源與進入系統的業務需求量,達到網絡負載均衡的效果,是實現終端通信接入網資源按需彈性配置的基礎。 (3)提出了面向業務和資源雙向感知的異構資源動態均衡調配技術。針提出一種QoS驅動的SDN/NFV異構資源分配算法,根據物理鏈路負載狀態自適應地將業務映射到網絡節點,以均衡負載,提高網絡資源利用率。并且,針對物理資源匱乏與業務需求多樣性之間的矛盾,以及解決異構業務間安全隔離問題,提出一種基于負載均衡的無線資源動態分配算法,實現異構業務與資源的動態適配,避免資源沖突使用或閑置問題,提高網絡的利用率。 (4)提出了基于網絡測量的異構端到端通信主動智能運維技術。利用網絡管理和網絡測量技術提高端到端電力通信網運行質量的感知能力,支持網絡的主動訪問能力,提高故障的主動發現與定位的效率,構建多粒度管控可視化模型,實現面向業務支撐的全周期評估,達到端到端的電力通信網智能主動運維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