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一、項目主要內容(關鍵技術) 1、竹炭纖維性能檢測分析與優選 作為竹炭纖維主體的高分子聚合物主要有粘膠纖維和聚酯纖維兩類,故應對它們的功能和物理機械性能檢測分析和比較的基礎上,根據產品的要求選定類別;另外即使是同一類纖維,不同纖維廠家生產的竹碳纖維品種因所含竹碳粉體的含量多少、粒徑大小,以及化纖生產工藝的不同等因素,會影響纖維以致最終產品的功能和性能。 2、與竹炭纖維相配伍纖維的選擇及其配比的優化 竹炭纖維有許多優點和特點,但也有一些缺陷和不足。如粘膠竹炭纖維強力尤其是濕強明顯偏低,縮水率較大,彈性偏低故織物易皺。而竹炭滌綸纖維強力。彈性雖高,但回潮率低。因此要優選不同的配伍纖維并經進行配比優化,使之符合產品的綜合要求;在竹炭纖維床上用品和內衣產品方面所需配伍的纖維也不全相同。這方面的選擇和配比不僅直接關系到產品服用功能和性能,并且關系到產品的功能、成本和性價比。 3、成品美觀度與紡織染工藝設計 因竹炭纖維是一種呈黑色外觀的纖維,其在紡織品的應用上受到較大范圍的限制。為了減少或消除單一黑色對紡織品美觀度的影響,在紡織工藝上除采用與其它配伍性良好的白色或有色纖維混紡和交織外,而且可制成雙層或多層織物,使黑色紗線趨于里層,以減少或隱蔽黑色外觀;同時在染整工藝中,著力提高織物和成品色彩的色光效果,以增加產品美觀度。 4、竹醋酸等生物整理劑的抗菌消臭技術 采用竹炭制品生產的副產品—竹醋液或其它生物抗菌劑對竹炭紡織品進行后整理,利用其對細胞很強的滲透性和吸收性,產生抗菌并中和氨等異味或有害氣體的作用,達到抑菌消臭功能,并改善織物手感,提高其柔軟性及與人體的親和性,無任何毒副作用。 5、產品性能及其試驗方法的探索研究 對產品功能和性能的試驗方法進行探索性研究。 二、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1、主要技術指標 (1)人體波長范圍內遠紅外總輻射率F≥78﹪; (2)抑菌率(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代表)≥90﹪; (3)消臭率(指對氨等異味氣體)≥30~60﹪; (4)甲醛≤75mg/kg; (5)PH值:4.0~7.5; (6)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即偶氮類染料):無。 2、主要經濟指標 本項目開發具有保健和衛生功能床上用品和內衣服飾。竹炭纖維本身就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菌和消臭性能,而且有涼爽感,具備制作涼席等床品的基本條件;另外竹炭纖維有很好的遠紅外發射功能,能促進人體微循環,制作保健抗菌內衣也十分適宜。其生產成本與普通產品相比有所提高,但其使用價值比常規產品明顯要好,其附加值提高明顯,會有較好經濟效益。與參與項目的企業合作開發生產,年經濟效益預計為:產值180萬元,稅收25萬元,利潤5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