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機動車數量的猛增,福州交通干線的延伸、擴展和路口立交橋的快速發展和建設,交通噪聲對臨路居民的污染日益成為環保投訴的焦點問題。據福州市公安部門統計, 2008年5月初至2009年6月底,福州市城區平均每天發生污染報警案件超過30起。城區受交通噪聲污染影響的噪聲聲級水平最高,處于中度污染水平。2011年福州市區交通噪聲年平均為68。8dB(A),比往年升高了0。3dB(A)。在開展監測的市區62條交通干道中,道路交通噪聲聲級大于70 dB(A)的有15條、48。2km長,占總長的比例為25。9%。這些噪聲不僅擾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而且還會損害健康。據研究,噪聲會對人的心理和機體同時產生不良影響,特別是對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造成危害;噪聲能損害兒童的大腦,影響其智力發育;干擾婦女的排卵機能,還可能使胎兒產生畸形發育。因此,為了滿足福州交通可持續快速發展的需求,控制和減少交通噪聲干擾是生態城市建設的當務之急。本研究一方面通過系統監測福州交通噪聲污染現狀規律、調查已采取的防噪措施和效果,另一方面通過大量收集國內外城市交通噪聲防治工程措施和典型案例的綜合分析,從噪聲源、傳播途徑和接受者3方面針對性地提出科學優化的治理技術措施,并進行經濟技術可行性分析比較,為政府相關部門提供福州市城市交通噪聲污染控制的技術方法和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