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特大型水泵在我國的調水工程和排水工程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生產制造的特大型水泵,顯著提升了當年我國水泵行業的裝備制造水平,為國家爭取了很多榮譽。然而,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水平,泵站運行效率低、汽蝕嚴重、安全隱患大、管理維護困難,在性能指標和可靠性方面與國外產品有明顯的差距,但進口產品的價格是國產的八倍以上,已不能滿足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全國大型泵站更新改造與新建的需求?!笆濉眹抑卮蠹夹g裝備研制項目立式軸流裝置專題、南水北調工程創新等項目要求開發國際先進水平的水泵水力模型,完善水泵系列型譜,實現產品更新換代,符合國家節能減排戰略。 十多年來,項目組經過長期艱苦的探索、持續不斷的研究,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軸流泵和混流泵設計理論、方法和特大型水泵生產制造技術,實現了從一維到三維、粗略到精準、手動到自動優化設計的跨越式進步,生產制造了亞洲最大的混流泵(葉輪球徑6.58米)、亞洲最大的軸流泵(葉輪直徑4.5米)等一系列特大型水泵,滿足了國家重點水利工程建設的需要。主要成果有: 建立了面元法反問題求解軸流泵設計方法,發展了泵的設計理論,并將這一設計方法推廣到高比轉速混流泵的設計。建立了水泵多工況、多目標、多約束優化設計模型和水泵多參數協同求解自動優化平臺。開發的水泵水力模型經水利部指定的中水北方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同臺測試,水泵效率高,抗汽蝕性能好。 HB60b混流泵水力模型經第三方試驗臺與原用水力模型和國內優秀模型同臺對比,用于皂河一站特大型水泵更新,使設計點泵裝置效率提升4%。TJ05-ZL-01水力模型用于江都三站水泵更新,將原設計泵裝置效率68%(實際已降到56%左右)提升到76%。TJ05-ZL-02水力模型用于淮安二站水泵更新,將原泵裝置設計效率68%(實際已降到54%左右)提升到70%以上。TJ04-ZL-23水力模型用于臨洪東站水泵更新,最高泵站效率達到74.5%。 研發了特大型水泵葉輪立式液壓靜平衡裝置,通過球面間隙油膜承壓天平,精準測量和調節葉輪靜不平衡,解決了特大葉輪(球徑6.58米,重100噸)部件的靜平衡校準問題。葉片調節接力器采用轉葉式油缸,改進密封裝置,解決了漏油、葉片調節失靈的問題。研發了水泵葉片機械液壓組合式全調節裝置,結構簡單,葉片角度控制精確,運行可靠,保證了葉片調節系統的穩定性和靈敏度。 水泵水力模型同時已轉讓到上海凱士比泵、日立泵制造(無錫)、上海東方泵業(集團)、無錫利歐錫泵制造、江蘇亞太泵閥、鷹潭三川水泵等大泵生產骨干企業用于特大型水泵生產以及中小型水泵許可生產,普遍提升了泵類產品的技術水平。 授權發明專利5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22項、軟件著作權3項、出版著作2部、標準2部;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其中SCI/EI收錄近200篇;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6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