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傳統的發電機故障診斷方法單純依靠電氣特征或機械特征,因信息不全導致誤診或漏診情況很多。本項目利用信息融合技術,對發電機電氣特征與機械特征進行綜合分析,提出了一套針對大型發電機故障的聯合診斷新方法。 項目通過對發電機故障產生機理的深入研究,建立了符合工程實際的數學模型,得到了發電機故障與機械、電氣特征間的相關性,確定了發電機故障診斷中基于機電信息融合的診斷框架;首次提出了基于轉子振動與勵磁電流等參數聯合分析的轉子匝間短路故障在線診斷新方法,并開發了基于“繞組電壓分布”和“匝間電壓分布”的專利技術對匝間短路故障點進行精確定位;首次提出“摩擦能量”概念,成功應用于發電機密封瓦碰磨故障的診斷;運用“移相橢圓”等專利技術提出了發電機跨外單面動平衡方法和適用準則,實現發電機轉子及相鄰軸系整體平衡。 項目研究成果包括1本專著、已授權發明專利1項、申請5項發明專利和2項實用新型專利,發表相關核心期刊論文14篇。成果應用于珠海電廠2號700MW、汕尾及惠來電廠600MW發電機匝間短路分析及故障點的精確定位,縮短機組降負荷運行及檢修時間一周以上;應用于海門電廠2號1000MW發電機動平衡中,節省兩次啟動提前三天發電;應用于潮州電廠3、4號1000MW發電機,成功診斷密封瓦碰磨故障;應用于金灣電廠4號及臺山電廠1號發電機,確診故障避免惡化。成果先后應用于40余臺次大型發電機故障的診斷與處理,累計為發電企業產生直接經濟效益過億元,并同時高效處理好發電機故障,提高了機組安全性,社會效益顯著。 項目研究成果通過了廣東省科技廳鑒定,鑒定結論認為項目成果具有創新性,在透平發電機轉子振動異常診斷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成果還可向航空、石油、化工、鋼鐵等行業的大型電機推廣,應用前景極為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