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項目立項背景:在泵站工程施工中,流道由于結構復雜、斷面變化極其多、砼斷面厚薄變化較大等原因,造成了流道砼立模難度大;尤其對于流道異形結構漸變部分,砼澆筑支撐體系尤為關鍵,是工程的施工重難點。由于異形流道曲面變化導致混凝土澆筑厚薄不均勻,模板結構受力增加而產生變形,采用普通Ф48mm鋼管腳手架作為支撐體系;18mm厚膠合板為模板;方木和鋼管作為組合圍檁;泵站流道圓變方漸變段采用傘架發散式支撐體系,即“對稱”均衡受力抵消原理。 主要研究內容:在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澥浦閘站的泵站流道砼施工過程中綜合考慮工期緊張、減少砼溫度裂縫、提高砼外觀質量等因素。對流道月牙段采用定制鋼襯結構,圓變方漸變段采用“靜態架立、動態調整”相結合的傘架式支撐體系。 結果:保證了貫流式泵站流道大體積砼一次澆筑成型(砼最大高差7.15m),獲得了成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應用推廣:姚江二通道(慈江)工程澥浦閘站的泵站,對流道月牙段采用定制鋼襯結構,圓變方漸變段采用“靜態架立、動態調整”相結合的傘架式支撐體系。 經濟效益: (1)減少了重型機械的利用,有利于節約資源,節約能源。 (2) 采用發散式支撐體系立模為流道一次性澆筑奠定了基礎,保證了混凝土圓變方漸變段的斷面尺寸和軸線位置,提高了流道砼的內在和外觀質量。 (3) 對流道該部位由原來計劃安排分三層澆筑變為一次性澆筑過程中,主要的材料投入為鋼管和模板,均屬于可回收再利用,基本不存在費用的提高。在施工過程中,節省了施工分縫處理、分層立模板架子的反復拆搭的大量的勞動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