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隨著現代社會競爭的不斷加劇,抑郁癥發病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預計到2020年抑郁癥可能成為僅次于心臟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目前,對本病的治療主要依靠西藥,而抗抑郁西藥的長期服用易對認知和行為產生不良影響,造成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中醫藥因其擅長身心整體調理而在抑郁癥的防治中具有一定優勢,中藥復方尤以多成分、多環節、多層次、多靶點的藥理學作用見長。因此,如能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研究中藥復方抗抑郁療效及作用機制,對開拓抑郁癥防治思路均具重要意義。本項目在中醫藏象理論的指導下,綜合應用行為學、量表學、病理學、分子生物學等現代科學技術與手段,臨床試驗研究與動物實驗研究相結合,立足于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從整體、細胞、分子水平探討調理脾胃中藥復方解郁1號的抗抑郁效應及其干預機制,結果表明解郁1號具有較好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機制可能通過對神經-內分泌-免疫網絡的整體調衡作用而實現。研究成果已初步在區內部分醫院進行了推廣應用,解郁1號方與抗抑郁西藥共同使用治療抑郁癥患者210例,能明顯減輕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患者認知功能,且副作用較小,總有效率達79.48%,顯示了良好的抗抑郁協同效應。本項目來源于廣西中醫學院重點課題,立項后又獲得了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的科研資助,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本項目共發表期刊論文18篇,其中國家級核心期刊8篇,SCI收錄1篇,EM收錄1篇,超額完成預期目標,在學術界產生一定影響,豐富了中醫學脾胃與神志相關理論,開拓了中醫藥治療抑郁癥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