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太陽能與空氣源熱泵相結合的工程系統是上佳的節能新產品。目前國內外沒有相似的產品項目,該項目在國內的多熱源結合工程中屬首創。該系統沒有承壓設備,不存在安全隱患,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是安全、節能、環保三好產品。該項目的成功研制,解決了太陽能與空氣源熱泵無法合理有效的配置的問題,也為優化工程系統的各運行參數提供可靠方法。該項目對目前國內太陽能工程的應用水平的提高起到推進作用。 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已成為可再生能源技術領域商業化程度最高、推廣應用最普遍的技術,每年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能為5.57×1018MJ,相當于190萬億噸標煤,約為目前全世界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1.56×104倍。我國的太陽能資源十分豐富,年日照時數超過2000h的地區約占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其缺點是受天氣變化因素的影響,難以實現均衡穩定的制熱。將熱泵作為太陽能的輔助加熱系統則能達到人們的理想。。如果太陽能熱利用系統在與熱泵系統相結合的同時能夠實現監測、控制、甚至于故障診斷的自動化管理,則能使兩種技術的優勢得到充分的發揮。 該項目技術為上述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有效途徑: 1、基本功能原理:太陽能集熱器為制熱系統的主熱源,熱泵為制熱系統的輔助熱源,根據天氣氣候變化及供熱需求情況確定熱泵的開關,當日照不足或供熱較大而使太陽能集熱量不能滿足制熱需求時,熱泵啟動制熱輔助加熱,反之熱泵停止。 2、現場監控技術:該項目采用PLC作為控制器,通過計算機與系統控制器以及其他設備的通訊,使其具有現場實時模擬、故障監測與診斷以及遠程通訊、遠程控制及故障處理的功能。 3、智能控制技術:系統采用智能微電腦自動控制技術,可自動快速達到設定水溫、自動補水,保證輸出水壓恒定,供水溫度在設定范圍內可調。 4、系統能量匹配技術:該工程監測系統對監測采集到的實時狀態參數進行分析比較,以系統消耗最低能耗、獲得系統最佳供熱性能為目標,通過對參數的分析處理,實現多熱源供熱方式智能化切換,合理的進行系統能量匹配,使得系統在最優能效比狀態高效穩定地運行。 該項目的成功研制,解決了太陽能與空氣源熱泵無法合理有效的配置,也為優化工程系統的各運行參數提供可靠方法。此期間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3200余萬元,產品銷售收入3500余萬元,利潤320余萬元,公司交稅總額320余萬元,新增就業人數200人,企業資產規模達到2522萬元,完成了項目合同規定的各項經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