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本項目在動態頻譜資源共享、協同自組網和多小區干擾管理等蜂窩移動通信自組網的核心技術方面開展了引領性研究,并已在國家重大專項“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得到立項。值得一提的是,在中繼、干擾協調以及測試平臺等自組網核心技術領域,均由上海無線通信研究中心牽頭研發。可以預見,隨著用戶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和業務量的爆發增長,蜂窩移動通信自優化組網技術的引入將是突破蜂窩移動通信頻譜緊缺、組網復雜等瓶頸的關鍵。 本項目從國家戰略需求出發,在國家相關部委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取得如下主要創新成果: 1)在動態頻譜資源共享方面,創新性地考慮了初級用戶頻譜使用的占空比動態變化特征,提出基于信道利用價值的MAC層頻譜感知和分配算法,提升了空閑頻譜利用率,關鍵技術點已被寫入ITU發布的ITU-R M.2225; 2)在協同自組網方面,創新性地提出基于啟動模式切換的基站自配置流程和基于可靠性度量的解調轉發中繼技術,降低了新組網基站節點加入網絡的部署成本,減少了網絡傳輸時延,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3GPP中的主流方案; 3)在多小區干擾管理方面,首次建立干擾與載荷互動模型,提出基于協作分布式的小區干擾控制機制,使得干擾水平得到自優化控制,超過國際同類技術。 在國內外標準化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3篇技術提案被錄入ITU-R M.2225報告,24篇技術提案被國家IMT-Advanced推進組接收,14篇被企業認領。其中,在動態頻譜資源共享方面,制定了國內權威的《動態頻譜共享系統性能指標的評估體系和規范》白皮書;在協同自組網方面,研究成果作為唯一的自組網技術被錄入《中國IMT-Advanced關鍵技術研究白皮書》,并在國家IMT-Advanced推進組中,被接收的相關技術提案數量在高校及科研院所中排名第一;在多小區干擾管理方面,項目成果被國內設備商采用,并被提交到3GPP標準化組織。 截止2011年底,本項目已申請發明專利74項,其中25項已獲得授權。另外,發表學術論文38篇,其中SCI期刊論文13篇,被引用100余次,中英文著作4本。 項目成果已在公眾蜂窩移動通信、無線城市建設、多網融合等領域得到應用,部分產品已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近三年通過技術服務、知識產權轉移和產品銷售形成新增產值3700余萬元。通過與國內運營商和設備商緊密合作,提升了我國通信產品與服務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