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新型農村城鎮化建設的村鎮集中供氣工程
結合新農村和新型城鎮化建設,以純秸稈、或以秸稈為主原料配以村鎮生活垃圾和養殖業糞便生產沼氣,開展村鎮集中供氣工程建設。既可解決城鎮生活用氣問題,又可利用一個設施同時解決村鎮多種廢物的處理問題,為“美麗鄉村”建設服務。研究團隊為我國秸稈沼氣的開創者和領跑者。在國內首次提出了秸稈固態化學預處理技術和非均勻復雜纖維素物料厭氧消化技術,使得以純秸稈為原料大規模生產沼氣成為可能。該技術已被農業部列為我國“農業和農村十大節能減排技術”之首、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科技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并獲中國石化協會技術發明獎。
目前該項目已在北京順義、山東泰安、山東德州、山東東營、廣西臨桂、黑龍江佳木斯和四方山等地建成了7個秸稈沼氣村鎮集中供氣工程。
二、城鄉一體化的特大型“生物天然氣”工程
由于我國天然氣資源非常緊張,不可能給數量眾多的小城市或偏遠的中等城市提供情節的天然氣。并且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廢物污染問題也需要解決。因此提出了城市廢物一體化處理與特大型“生物天然氣”工程建設的新思路,即利用城市產生的各種廢物(如居民糞便、生活垃圾、污泥等)進行聯合處理和生物燃氣化轉化。目前,該項目已在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建成日產30000m3“生物天然氣”的特大型城鄉一體化工程,另一同樣規模的工程也已在山西晉城開工建設。
三、大中型城市大宗廢物高效厭氧消化與工程
大中型城市的餐廚垃圾、果蔬垃圾、居民糞便、市政污泥等大宗廢物產量大、種類多,需要就地處理和轉化。在國家“863”重點項目的支持下,北京市化工大學完成了餐廚垃圾中溫和高溫厭氧消化工藝、參數和反應器研究。中文和高溫厭氧消化技術被分別用于長沙300t/d餐廚垃圾和張家港100t/d餐廚垃圾處理項目后端厭氧消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