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1)課題來源與背景 《金屬家具質量檢驗及質量評定》項目的研究是應金屬家具市場發展需要而確立的技術項目,其研究的必要性主要為:一是金屬家具的特性,如柔韌性、延展性,確定了金屬家具千姿百態的藝術性,在家具設計師發揮金屬家具藝術特性的同時,有必要研究怎樣確保金屬家具的使用功能、安全性能;二是金屬家具市場發展與標準的矛盾決定了研究該項目的必要性,自2005年以來,金屬家具的年產量及出口量逐年上升,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戶外家具等各類金屬家具新產品不斷涌現,但是QB/T 1951.2-1994《金屬家具質量檢驗及質量評定》輕工行業標準標齡已近20年了,標準的許多內容已不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如用材料方面、使用場合方面、人造板的使用)等均發生了系列變化,需要研究這些變化對金屬家具產品質量的影響和評判措施。 2)研究目的與意義 本項目從金屬家具市場發展現狀著手,重新研究驗證金屬家具產品的功能尺寸、外觀、理化、機械力學性能等技術要求和相應的試驗方法,增加新材料、新工藝、新設計結構的金屬家具的質量要求和評價方法。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將為我國金屬家具標準的修訂提供依據,為提高金屬家具產品質量,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提高生產企業設計生產能力,減少貿易技術壁壘等將做出一定的貢獻。 3)重要論點與論據 21世紀以來,我國家具行業蓬勃發展,金屬家具產業每年以30%的出口量增長,質量問題也初步呈現,我國于2007年~2008年修訂了GB/T 3325《金屬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而QB/T 1951.2-1994《金屬家具質量檢驗及質量評定》實施近20年來,標準對金屬家具的質量要求落后于市場的發展,對一些新材料的理化、力學要求沒有規定,另一方面,在對金屬家具質量檢驗及評定上與國家標準GB/T 3325有差別。2011年,全國家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全國家具標準化中心)在全國范圍內針對QB/T 1951.2-1994《金屬家具質量檢驗及質量評定》標準實施情況進行了調研,在委員會內部進行了復審,確定了修訂該標準的計劃,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同了該標準的修訂計劃,并與2011年底下達了標準修訂任務。 項目組起草了項目實施方案。初步開展了以下工作。第一:課題組成員深入金屬家具生產基地調查其設計、生產工藝,向行業協會、質監系統了解金屬家具質量投訴情況,并查閱國內外相關資料、標準,分析歸納相關內容,初步確定了金屬家具質量檢驗的技術框架;第二:委托相關實驗室對金屬家具檢驗技術框架的性能指標進行驗證實驗,分析匯總試驗數據,并召開專題研討會,進一步確定金屬家具質量檢驗的技術參數,形成標準草案;第三:通過標準草案形成向行業、社會廣泛標準征求意見,再次確證金屬家具質量檢驗技術指標的科學性;第四:結合征求意見返回意見進一步驗證試驗,歸納總結試驗數據和調研數據,進一步驗證分析、確定金屬家具質量檢驗參數的科學性,形成標準審定材料;第五:組織家具標委會委員,相關專家、企業、消費者代表研討金屬家具質量檢驗及評定的技術要求,最終形成金屬家具質量檢驗及質量評定的標準;第六:綜合所有對金屬家具質量檢驗及質量評定的調研、試驗驗證、征求意見、研討、審查等內容,形成研究報告,提交項目驗收。 4)創見與創新 《金屬家具質量檢驗及質量評定》主要研究的是金屬家具產品的質量技術指標,項目組從金屬家具的外觀質量、功能尺寸、結構安全、理化性能、力學強度、有害物質等方面著手研究: —不同使用功能的金屬家具(桌幾類、椅凳類、柜架類、床類等)人體功效學尺寸及其配合尺寸; —金屬家具的結構設計安全性(如玻璃件設計要求等); —金屬家具有害物質限量及其檢測評價方法; —金屬家具中人造板吸水厚度膨脹率、表面膠合強度、握釘力、浸漬剝離性能要求及其檢測評價方法; —公共場所金屬家具防火性能; —特殊場所金屬家具穩定性(如鋼制文件柜、吧椅等)及其檢測評價方法等。 5)社會經濟效益 金屬家具產業情況:河北省霸州市勝芳金屬家具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全國第6個區域性家具行業特色基地。2010年金屬玻璃家具產值達到160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6.1億美元,實現利稅26.62億元,是霸州市第一大支柱產業;江西省樟樹市申報“中國金屬家具產業基地”已通過由中國家具協會組織的專家組考評,認為樟樹市家具產業集群基本符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國家具協會對于特色區域榮譽稱號的要求,同意推薦與樟樹市政府共建“中國金屬家具產業基地”。通過本課題的研究、相關標準的修訂、實施,可提高金屬家具產品質量,規范產業基地的建設,使金屬家具產業技術水平提高,降低貿易成本等??傊畯馁Q易、消費、生產、銷售等各方面均能取得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6)獲獎情況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