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該成果建立了消防員機能監控指標評價體系,由客觀測量指標和主觀測量指標組成,客觀測量指標包括:體力勞動能力(PWC170)、最大攝氧量、心率和血乳酸,主觀測量指標包括:主觀體力感覺等級(RPE)、熱感量表和呼吸感覺量表。該成果在試驗基礎上得出以下幾點結論:1)心率和血乳酸指標在評價實戰化訓練強度和訓練量上的作用明顯,且兩者數據間能實現互相支撐印證;2)PWC170、最大攝氧量指標能較好地客觀評價消防員的身體機能狀態;3)運動平均心率與訓練結束后第一分鐘血乳酸值存在著高度相關,今后可運用該兩項指標推廣作為評價消防員訓練強度的有效方法;4)主觀感覺值與客觀指標間存在著極高的相關性,可將主觀感覺量表推廣作為消防員機能監控的一種簡易手段。 該成果建立的指標評價體系可為消防員科學訓練提供具體技術指導,將推動機能監控技術在今后消防員實戰化訓練中的應用,進一步提升科學施訓水平,提高訓練效率,更好地保障消防員的職業安全與健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保證實戰化訓練時消防員的安全 通過對消防員訓練時生理機能指標的監測來動態了解并評判其身體應激狀態,在發現消防員身體處于異常狀態時及時進行報警及干預,首要保證訓練安全,科學避免消防員意外傷害的發生。 2、提高實戰化訓練的科學訓練水平 開展實戰化訓練有助于加快消防部隊戰斗力生成,全面提升部隊滅火救援戰斗能力。在訓練的方案設計上,除技戰術訓練應貼合實戰需求外,還應當充分尊重人的生物性特征,不能過分超出消防員的身體承受極限。訓練強度與訓練量是整個訓練方案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其制定必須以消防員訓練時的身體應激反應為依據,以客觀的生理機能指標數據為基礎,從而保證科學訓練,實現訓練效益的最大化。 3、為實戰化訓練考核提供技術手段 實戰化訓練的考核內容除業務技能、技戰術之外,還應加入消防員的體能數據。現有的消防實戰化訓練考評體系,基本以業務技能的掌握程度、技戰術發揮情況、設置任務的完成度和時效等方面進行人工考核,一定程度缺失了對消防員體能考核的量化評價。今后,可以通過生理機能監測系統的感知與監測,實現對消防員實戰訓練效果的評估。 因此,在消防部隊強調嚴格訓練、科學訓練、安全訓練的現實要求下,以訓練理論為基礎,滿足滅火救援任務體技能需求為目標,運用生理機能指標實時監測、數據建模及分析等技術,可為提升消防部隊的科學施訓水平,實現訓練效益的最大化提供技術手段和方法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