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在沈陽市科技計劃項目“腹膜透析植管金屬材料性能及可靠性提高的臨床研究”(1091162-9-00)支持下,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金弢科研小組采用鍍膜技術,成功地研制了新型腹膜透析植管術用導絲、隧道針,解決了腹膜透析植管術用醫療器件的可靠性以及抗菌性能問題,提高了腹膜透析植管術用醫療器件的使用壽命,顯著提升腹膜透析植管術的可靠性并降低了患者術后腹膜炎的發生率,降低了患者醫療成本,有效地節約了醫療資源。金弢科研小組所承擔的沈陽市科技計劃項目中實現了:8個不同條件下獲得的新型導絲和隧道針,經高溫、高壓蒸汽消毒(1.3KP,120℃)處理50小時,表面沒有任何變化。經氯制劑(濃度500mg/L)浸泡處理144小時,表面沒有任何變化。表面細菌數<105個/ml,符合臨床無菌要求,可用于腹膜透析手術;采用最優條件和工藝獲得的新型導絲和隧道針應用于臨床病人101例(本院39例,其他醫院62例);選擇臨床樣本170例(使用新型導絲和隧道針101例,使用普通導絲和隧道針69例)。采用新型導絲和隧道針患者的腹膜炎發病率為11.5%,遠低于使用普通導絲和隧道針的患者腹膜炎發病率26.1%;采用鍍膜導絲和隧道針患者的腹膜炎感染率(兩次腹膜炎發作的間隔月)為59.67病人月,遠高于使用普通導絲和隧道針的患者腹膜炎感染率31.89病人月。 腹膜透析技術目前是一種成熟的尿毒癥治療手段。2006年8月我國腹膜透析人數約10,800人,2010年12月已達到25,000人,而且這個數字每年還在以較大的增幅迅速增長。我國尿毒癥患者平均每次腹膜炎治療的成本為0.8~1.0萬元,由于采用鍍膜導絲和隧道針,減少了腹膜透析病人的腹膜炎發病率并延長了腹膜炎發病的時間間隔,當其發病周期由32個月增加至60個月,則每年可以降低腹膜炎的治療費用2920~3650萬元。這種新型導絲和隧道針將使腹膜透析患者的并發癥大大降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減少因腹膜炎造成的治療退出率,節約醫療資源,可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 本項目成果同時滿足了醫療器械對于韌性、生物兼容性、耐高溫高壓、耐腐蝕、抗菌性的要求,不僅可以應用于腹膜透析植管術用導絲和隧道針,同時還可以應用于醫療金屬材料領域其它產品和器件。由于所采用工藝對于醫療器件的生產成本增加較少,因此本項目成果在醫療期間領域具有較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