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本項目來源于江西省2012年度重點新產品技術。產品主要針對國內外大型有色、黑色礦山選礦流程、磨機出料分級中的礦漿輸送及舊礦山擴產改造,主要針對礦山高濃度、粗顆粒、重磨蝕的工作崗位。 近10年來,一方面隨著礦山的大型化發展,礦山對單系列的處理能力要求越來越大,另一方面隨著SABC(半自磨+球磨+破碎)破磨工藝的廣泛應用,渣漿泵所輸送的料漿濃度越來越高,礦石粒度越來越粗,對于輸送料漿的渣漿泵的磨損越來越嚴重,原來廣泛應用高鉻合金制造的普通結構金屬內襯渣漿泵在此崗位的使用壽命越來越短,普遍只有20~30天,遠不能滿足礦山用戶的要求。針對礦山高濃度、粗顆粒、重磨蝕的工作崗位,2010年江西耐普礦機新材料股份公司展開了“高效重型橡膠內襯渣漿泵”的研發。 在國外,針對磨機出料高濃度、粗顆粒、重磨蝕的輸送工況。澳大利亞WEIR—WARMAN公司推出了沃曼?MC(Mill Circuit)系列閉式磨礦分級系統循環渣漿泵,出口口徑125~1200mm,最高流量24550m3/h ;丹麥FLSmindth公司推出了克萊博斯millMAXTM系列重型渣漿泵。目前,國內外口徑550mm及以上的大型礦用渣漿泵市場基本為上述兩家占有,并都取得了很多業績。在國內,由于渣漿泵起步較晚,整體渣漿泵的研發都滯后于國外,而針對磨機出料用重型渣漿泵,在設計及制造上經驗更少。目前,國內除天門泵業已成功開發450mm口徑金屬內襯渣漿泵外,我公司之前也已開發450mm口徑橡膠內襯重型渣漿泵,450mm口徑以上的重型渣漿泵國內尚未出現,大口徑重型渣漿泵還未能達到國產化,450mm以上出口口徑的渣漿泵處于國外壟斷局勢。 項目產品旨在通過水力設計、結構設計和材料設計上的技術創新,使得產品技術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產品技術水平。采用CFX/FLUENT計算軟件建立和優化渣漿泵水力模型,解決大流量及高效率的要求,450NZJA,轉速375rpm,流量4800m3/hr,揚程40.5m,效率83.8%;550NZJA,轉速350rpm,流量7650m3/hr,揚程41.5m,效率86.5%;750NZJA,轉速370rpm,流量15876m3/hr,揚程94.5m,效率92.6%。研究渣漿泵過流件的各種磨損形式,并通過EDEM軟件分析顆粒物在泵內的運動規律,從而進行過流件抗磨損結構設計,主要措施有:①增大過流面積,降低渣漿泵內流速;②護套采用變厚度及小護套圓角設計;③對葉輪易磨損部位進行加厚設計,在結構上提高護套及葉輪使用壽命;④吸入口帶水封結構,破壞葉輪與前護板之間的間隙環流,提高葉輪前護板及葉輪的使用壽命;⑤護套采用全骨架結構,解決礦漿倒流對護套的破壞。合理選型,橡膠復合材料采用公司自主研發“膠乳液相法”工藝制備的高耐磨橡膠。項目產品具有水力模型效率高、高效范圍寬、高耐磨、耐腐蝕、降噪效果好、性能穩定、故障率低、使用壽命長、維護簡便等優點。 項目產品經國家工業泵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符合GB/T3216-2005要求。產品經國內外大型礦山用戶使用,反映良好,滿足現場工藝要求,過流件使用壽命達到不低于4個月。項目產品的成功研發,填補了國內該產品的空白,打破了大型渣漿泵國外壟斷的局勢,產品價格合理,成為國內大型礦山的首選產品,代替了部分進口產品,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