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1.任務來源: 本項目是國家質檢總局2010年下達的科研項目,項目名稱為“汽車裝飾用紡織品的耐老化性能檢驗方法及評價研究”,計劃編號為2010QK337。 2.技術原理:通過對常用汽車裝飾用紡織品的耐光和耐濕熱、高低溫交變老化性能進行測試、對比和分析,研究了光照、溫度和濕度等氣候因素對產品耐老化性能的影響,對汽車裝飾用紡織品的老化規律進行了探討,在此基礎上制訂了專門針對汽車裝飾用紡織品的老化性能測試方法草案。 3.性能指標(合同要求)和實際完成情況: (1)提供汽車裝飾用紡織品耐老化性能研究報告1份 (2)建立汽車裝飾用紡織品耐老化性能檢測標準草案1份 (3)在國內外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2篇 實際完成情況: (1)根據研究工作,完成了項目工作報告和技術報告。 (2)制訂了《汽車裝飾用紡織品耐老化性能試驗方法》草案1份。 (3)發表論文2篇:《氙燈模擬日光條件下汽車座椅面料的老化性能研究》一文發表于《上海紡織科技》2012年第11期。該文章用氙燈光譜模擬日光,對不同成分的汽車座椅面料耐光老化性能進行了研究。 《合成汽車裝飾面料的耐氣候老化性能研究》一文發表于《合成材料老化與應用》2013年第3期。該文對汽車座椅和頂蓬面料在高低 4.技術創造性及先進性 經項目承擔單位委托寧波市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后,得出如下結論: 1)、目前,汽車內飾件(包括儀表板、門護板、地毯、座椅織物等)的耐老化性能檢驗及評價研究在國內已有文獻報道,但采用的方法均為國外標準。 2)、使用氙燈模擬日光,采用低濕條件,對不同汽車座椅面料的耐人造光老化性能進行測試和對比,探索光照對耐老化性能的影響規律的研究在上述檢索范圍內除本查新項目委托單位發表的論文報道外,未見其他文獻報道。 3)本項目所述的在使用高低溫交替循環的條件下,探討使用高濕條件和不使用高濕條件時各種汽車座椅面料的耐老化性能差異的研究在上述檢索范圍內未見文獻述及。 5.項目成熟程度、適用范圍及安全性 本項目研究成果已基本成熟,可以直接應用于汽車裝飾用紡織品生產企業、整車生產企業和相關檢測機構,無安全性隱患。 6.應用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本項目研究成果已經在項目承擔單位、部分檢測機構和生產企業應用,準備向有關部門申報為正式標準后進行后續的大面積推廣和應用。因時間、經費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本項目的研究對象僅限于汽車座椅面料、頂蓬面料,也未對多因素復合條件下汽車裝飾用紡織品的耐老化性能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7. 歷年獲獎情況: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