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一、課題來源與背景 自選項目。 二、技術原理及性能指標 1、技術原理 水陸兩棲立式離心泵不僅能在干燥的地面上工作,而且能在潮濕的環境中甚至水下正常運行,具備陸上水下兩棲運行的功能,解決了泵站設備受水位變幅的影響,可在河邊取水工況復雜的地方建站的同時,節約大量的土建投資。 2、主要技術性能指標 裝機容量 37kW 流量157.35m3/h 揚程 50.50m 效率 69.30% 噪音 79.75dB 振動 1.6mm/s 轉速 1450r/min 汽蝕余量 2.25m 三、技術的創新性與先進性 1、創新性 結合江河水位變幅較大地區機電灌溉中的技術瓶頸和建站運行經驗,本項目研發的水陸兩棲立式離心泵具有以下創新性: (1)本項目研發的新產品其“水陸兩棲”創新思路打破了傳統理論的局限和制約,使其不僅能在干燥的地面上工作,而且能在潮濕的環境中甚至水下正常運行,具備陸上水下兩棲運行的功能,同時解決了傳統地面離心泵受客觀條件局限和傳統潛水泵機組安裝檢修不便的兩大問題,集兩者的優勢為一體,是農用水泵重大的技術突破和創新。 (2)本項目研發的新產品在電機配套上創新對地面泵電機由風冷結構改為水冷結構,拋開了干式電機的約束,解決了地面安裝水泵水下運行的問題,并通過采用新型滾珠軸承式電機代替傳統推力盤式潛水電機,大大降低了電機由于淤積燒毀的概率。 (3)本項目研發的新產品在結構上創新使用了上行環流熱交換腔,通過泵運行產生的水流為電機提供冷卻媒介,從而保證了潛水電機在地面以上運行時有足夠的冷卻水,此創新不至于溫升過高而燒毀,有效地解決了潛水電機在水面以上運行的問題。 2、先進性 國內水泵廠家眾多,但沒有廠家開展 該項目類似的技術研究,方案理念的提出,屬國內領先。國外美國、德國等一些制造業先進的發達國家的泵制造商都致力于提高泵效率和降低運行功率損失,但是可提升的空間已經很小,隨著技術的發展,新結構、新工藝、新材料在泵上的應用,將是21世紀泵業新技術發展的總趨勢。 水陸兩棲立式離心泵項目研究開發完成后,其研發成果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四、技術的成熟程度 項目對水陸兩棲立式離心泵各技術方案均進行了可靠論證,并完成樣機制作和試驗等工作,性能測試試驗證明,各項參數達到任務書要求。項目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和遂寧市安居區建設了2個推廣示范點,現場應用表明,該裝置運行可靠。 五、應用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1、推廣應用情況 到目前為止,本項目已經在蘆山縣、安居區等地實施了多套該裝置,市場推廣表明,該裝置得到了市場認可。該裝置技術成熟度高,能進行產業化推廣應用。 2、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的人員結構、產業結構、運行模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青壯年不斷進入城市,家庭農場應運而生,土地流轉政策不斷完善,一大批有識之士將下一投資熱點放在了農業產業中,一個欣欣向榮的農村長在向我們走來。 信息化、自動化是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提灌站作為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必然要求向現代化方向發展。本項目的立題思想正順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和技術發展的趨勢,必將為推動農村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3、推廣應用前景 農村機電提灌設施是我省重要的農業基礎設施,是我省農業抗旱保苗促豐產的重要技術手段,是關系到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糧食安全的重大民生工程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基礎性工程。省內提灌站眾多,大部分運行已經超過30年,機組陳舊,效率低下,破壞嚴重,急需要進行技術改造,各級政府和行政主管部門每年都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老提灌站技術改造,群眾積極性也非常高,農用提灌站的市場需求非常大。 4、存在的問題 項目研發的水陸兩棲立式離心泵是代替傳統離心泵和潛水泵的新技術產品,新技術的推廣還需要更大的投入,新技術的接受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新產品的產業化進程還需更大力度的投入,目前項目在資金上存在缺口,讓新產品的產業化進程,標準化進程和推廣應用進程處于瓶頸階段。 新產品在身還存在一些不足和瑕疵,在進一步的研究與開發過程中還有待改進。 5、改進的辦法 加大新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增設在示范點;加快新產品的標準化進程,促進新產品進入購機補貼目錄;增加研發投入,解決新產品的自身問題,降低批量生產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