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國家在對燃煤發電機組實施“上大壓小”的政策同時,為解決低熱值燃料資源利用問題,頒布了《國家鼓勵的資源綜合利用認定管理辦法》(發改環資[2006]1864號),鼓勵發電機機組開展資源綜合利用。但綜合利用燃煤機組的認證標準和程序,苛刻而嚴格。永煤熱電廠為了生存和發展,充分利用現有條件,通過一系列的技術革新完成了四臺機組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改造,順利通過國家認證,不但降低了企業的生存風險,同時還獲得了企業增值稅稅收減免50%優惠政策。 在該項目研究及應用過程中,永煤熱電廠主要實施了以下4項技術革新措施,并取得了1項發明專利和2項實用新型專利。項目研究成果經省科技廳組織專家鑒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1、成功完成1#2#煤粉鍋爐的循環流化床改造,入爐煤熱值由5500大卡降低到3000大卡。技改過程采用高低混合流速循環流化床燃燒技術,充分利用原鍋爐結構,形成三個回程的煙氣多回程設計,延長了細小顆粒在爐內停留和燃燒時間,降低了飛灰含碳量;研制了適用于煙氣中溫分離的多管微型旋風分離器,有效提高了分離效率,減小了煙氣對分離設備的磨損,縮短了檢修工期、降低了維修費用,延長了設備運行周期。 2、完成了3#、4#循環流化床提效改造。技改過程將高溫水冷分離技術與“高低速循環流化床技術”有機結合,充分利用了兩項技術的優勢,優化了爐膛和分離器結構。項目實施后鍋爐爐前給煤從原有的燃用優質原煤為主改變為以燃燒煤泥、煤矸石等劣質煤為主,并且熱效率由69%提高到87%。 3、因地制宜研發實施了燃料選擇性破碎工藝。燃料篩分系統由原來的先混合后篩分改變為先篩分后混合,降低了篩選設備的負荷量,改變篩分設備的清掃機構,提高篩分效率及篩下物的顆粒度合格率,提高在煤矸石在燃料中的配比,改良了鍋爐床料的流化狀況,為鍋爐摻燒劣質煤實現了煤矸石的綜合利用奠定了基礎,同時也大幅度降低了發電燃料成本。 4、引進并改進了“變量柱塞泵高壓送技術”,成功應用在煤泥輸送系統,為煤泥摻燒利用創造了必要條件。引進過程中,研制了循環流化床鍋爐用煤泥分配器,采用變頻控制和鏈條拖動,內置可旋轉多口輸出轉芯,結構簡單,運行可靠,實現了劣質煤泥的規?;?。 在項目研發過程中,引進了多項新技術,突破了多項技術難題,取得了豐碩的技術研發成果,發表相關科技論文三篇,獲得了“循環流化床鍋爐用煤泥分配器”一項發明專利、“中溫多管微型旋風分離器”、“一種料斗體”二項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該項目實施完成后,經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委托云南省財政廳財政投資評審中心和云南省節能技術服務中心對 該項目進行了審核驗收,認定實際節能量為50370噸標準煤/年。按實際節能量計算得到國家節能財政資金補貼1259萬元,社會和經濟效益顯著。 該項目的成功實施,每年消耗煤矸石40萬噸,消耗煤泥35萬噸,鍋爐燃料中劣質煤所占權重達80%,企業發電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每年發電燃煤成本降低近億元。永煤熱電廠各項技術指標均滿足了國家發改委綜合利用電廠認證標準,每年可獲得綜合利用電廠增值稅退稅五百萬元以上,為企業生存發展贏得了有利空間。 項目成果先后在河南能源集團焦煤公司電冶分公司等多家單位得到推廣和應用,經濟經濟及社會效益均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