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本成果來源于國家“十二五”863計劃課題“尾礦制備綠色環保新型建筑材料關鍵技術與示范”。主要針對我國尾礦產生量和堆存量大巨大的問題,以尾礦大規模利用和高附加值利用為目標,研發一批能夠對典型尾礦中的非金屬礦物進行大宗高值利用的原始創新技術,形成一批前瞻性的核心技術和適用的成套技術,開展以典型尾礦、廢石為主要原料生產水泥和高強結構材料預制件、加氣混凝土、透水磚、高速鐵路基建材料等關鍵技術研發和示范,解決提高我國尾礦綜合利用價值和利用率方面最急待突破的一批技術瓶頸問題,初步形成我國尾礦制備綠色環保新型建筑材料關鍵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促進礦業行業轉變傳統粗放型增長方式,節約資源、節約土地、提高安全保證、減少環境污染,進一步為在礦業集中地區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發展以尾礦資源為依托的新興產業提供技術支撐,為依托企業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點,緩解由于尾礦堆存給礦山企業所帶來的社會矛盾和環境、安全壓力。 本成果的創造性與先進性有: (1)開發出全尾礦廢石骨料高強結構材料預制件,強度達到80MPa以上,尾礦廢石代替天然砂石率達到100%,固廢總用量達到80%以上,綜合耐久性超過C80商品混凝土。 (2)鐵尾礦制備加氣混凝土過程中鐵的走向和價態制技術。 (3)選擇高速鐵路溝槽蓋板、擋板等功能性構件,由于高速鐵路條狀結構致使功能性構件分布較為分散的特點,在滿足功能型構件使用性能的基礎上,立足于降低構件成本,攻克尾礦制備高速鐵路功能型構件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問題。 本課題研究開發的重點是全尾礦廢石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制備關鍵技術和尾礦生產加氣混凝土關鍵技術。所開發的低水泥熟料預制件混凝土,水泥熟料在膠凝材料中的比例從72%下降到27%。該項技術部分應用到C60鐵路軌枕中,已經實現大批量規?;a。該項技術部分應用到預應力管樁方面,已經實現大批量規?;a。該項技術部分應用到預拌泵送混凝土中也已實現工程化應用。以該項技術所形成的科學思想和技術核心為依托,通過在不同亞領域的部分成果應用,形成了本課題的重大成果之一“尾礦和廢石在混凝土中的應用技術”。該項成果2014年11月被評為中國循環經濟協會科技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