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2426]防止牽拉痛的人用靜脈輸血、輸液針
交易價格:
面議
所屬行業:
醫療器械
類型:
實用新型專利
技術成熟度:
通過小試
專利所屬地:中國
專利號:200620121624.X
交易方式:
完全轉讓
許可轉讓
技術入股
聯系人:
陳紹軍
進入空間
所在地:
安徽銅陵市
- 服務承諾
- 產權明晰
-
資料保密
對所交付的所有資料進行保密
- 如實描述
技術詳細介紹
技術投資分析:
眾所周知,傳統的靜脈輸血、輸液針都是采用膠布粘貼固定于人的皮膚之上,當輸液完畢時,必須先分離膠布游離出針翼后才能拔針。但是由于傳統的針體與針翼為一體,膠布部分粘貼于皮膚,部分粘貼于針翼,在分離膠布的同時必然對針翼和皮膚產生牽拉,從而帶動針體引起穿刺部位的疼痛(這種疼痛我們稱之為牽拉痛),除此以外,常規操作時我們難以避免按壓和旋轉針翼同樣可以導致病人疼痛,人工拔針其方向與角度無法精確控制,當拔針方向與針眼和血管的走向不平行時除引起病人的疼痛外,還可導致血管內膜損傷,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甚至劃破皮膚等眾多不良后果。而實際上這些疼痛和不良后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為了克服傳統輸液針使用上的缺陷,我們需要一種更先進的輸液針取而代之,本發明是經歷無數次的實驗和改進而成,在不改變操作方法的情況下,有效的避免了傳統輸液針頭拔針時所帶來種種缺陷,而且還大大加快了拔針時的速度,使操作過程更加簡單快捷。
技術方案
本發明的主要優點如下:
1)在輸血、輸液完畢時,可以直接拔掉針頭,無須分離和撕脫膠布。
2)有效 徹底的避免了傳統拔針時的牽拉痛產生。減輕病人的痛苦。
3)患者可在針眼止血閉合后,再撕脫膠布或輸液貼,大大降低了病菌對針眼的感染率。
4)插槽結構的設計使拔針自動定軌,形成正確的方向與角度,既避免了針體旋轉和角度偏差帶來的疼痛 又減少了切向壓力的產生和血栓的形成,更不會劃破皮膚。
5)操作更加簡便快捷,整個拔針過程由原來的幾分鐘縮短至2秒鐘內,節約了時間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
該專利發明以人為本,全球人類都是受益者,為未來人類需求而設計,市場可以預見,歡迎智者投資,等你的回復。
技術的應用領域前景分析:
醫療行業,是醫療器械同時又是醫療耗材.全球每年用量在300億支,是現有產品的替代品,擁有全球市場。
效益分析:
平均資產凈利率和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25.76%和26.42%;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率分別為41.41%和27.75%,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廠房條件建議:
10畝以上,須有凈化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