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2251]汽車電控懸架系統
交易價格:
面議
所屬行業:
汽車
類型:
非專利
技術成熟度:
正在研發
交易方式:
完全轉讓
聯系人:
方老師
進入空間
所在地:
安徽合肥市
- 服務承諾
- 產權明晰
-
資料保密
對所交付的所有資料進行保密
- 如實描述
技術詳細介紹
技術投資分析:
項目簡介:
由彈性元件和阻尼元件組成的汽車懸架系統,主要作用是減少汽車振動,提高行駛平順性和操縱穩定性。傳統的懸架系統的剛度和阻尼參數,是按經驗設計或優化設計方法選擇的,一經選定后,在汽車行駛過程中就無法進行調節,其減振性能的進一步提高受到限制。目前,在汽車懸架系統中已逐步采用電子控制技術,以改善懸架性能。
目前電控懸架主要有電控磁流變式、油-氣式、變節流面積式等多種型式。電控磁流變式懸架主要是用可調阻尼的磁流變減振器代替傳統的筒式減振器。磁流變減振器是減振器中加入磁流變液和通電線圈,線圈中電流的變化會導致線圈周圍磁場的變化,從而達到改變減振器阻尼的目的。
技術特點:
主要功能:
1. 降低路面不平引起的加速度和車身急劇跳動對乘員的影響。由于路面的輸入是隨機的,一般無專用設備的汽車無法探測路面的平整度,但可以通過加速度傳感器在汽車行駛過程中所產生的電壓信號波動大小來判斷路面的好壞。如加速度幅值較小,則在同一速度下路面質量就好,此時電控單元ECU就可以通過調節機構來使懸架阻尼變??;反之,控制懸架阻尼使之變大,以使振動迅速衰減,以達到降低車身振動,提高乘坐舒適性的目的。
2. 減少汽車行駛時的車身姿態變化。車身的姿態控制應包括三種控制功能,即轉向時的車身側傾控制、制動時的車身點頭控制、起步時的車身俯仰控制。在急速轉向的情況下,應加大懸架阻尼值,以減少車身側傾。當駕駛員猛打方向盤時,安裝在轉向器上的轉向傳感器把方向盤的轉角及變化速度傳給微機,由它對懸架發出指令,使之處于合適狀態。抑制制動時車身點頭和突然起步時車身俯仰,則應增加懸架阻尼值。通過以上途徑使車身的姿態控制在最優的范圍之內。
3. 保證在彎曲路段和高速行駛時的操縱穩定性。汽車在彎曲路面或者高速行駛時,可根據路面狀況適時的調節減振器的阻尼,以達到增加輪胎接地性的目的,從而提高汽車的操縱穩定性。
技術指標:
1. 車身垂直加速度:在B級道路上行駛時,其幅值不大于0.3 g;
2. 車身俯仰角加速度:當制動初速度為80 km/h, 從制動開始到結束,俯仰角加速度均方根值不大于0.06 rad/s2, 幅值不大于0.13 rad/s2;
3. 車身側傾角加速度和橫擺角速度響應:當車速為40 km/h,方向盤階躍轉角是1.67 rad時,車身的側傾角加速度峰值不大于0.12 rad/s2,均方根值不大于0.05 rad/s2,橫擺角速度均方根值不大于0.1 rad/s,進入穩態歷程小于0.64s。
技術先進性和創新點:
1. 設計了一款電控磁流變式減振器。巧妙的運用剪切和流動混合模式有效的代替了一般減振器的流動模式,成功解決了磁流變液流動過程中的阻尼孔堵塞的問題。作了相關的阻尼器特性試驗,結果能夠滿足要求。
2. 進行了基于32位單片機ARM的控制程序開發。ARM系統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程序實現簡單和可擦寫能力強等特點。
3. 提出道路試驗和臺架試驗相結合的電控懸架系統試驗方法。
技術的應用領域前景分析:
在我國,電控懸架系統的開發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國產的電控懸架產品尚屬空白。電控懸架可應用在轎車、微型面包車、輕型客車和貨車等車型上,本項目的研發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效益分析:
本技術市場應用范圍廣,利潤豐厚,效益十分可觀。
廠房條件建議:
無
備注: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