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投資分析:
項目簡介:
本項目通過鐵基合金材料配方的設計與優化,以及完善粉末冶金成型工藝,使鐵基側板的基體組織為均勻細小的珠光體組織加少量鐵素體組織,并保持其密度在ρ=6.55-6.65之間,保證材料具有足夠的強度與硬度,滿足齒輪泵側板高承載的要求,同時組織中有一定的孔隙率存在,以存儲潤滑油;采用特種表面處理工藝方法,使鐵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基體組織中均勻分布一種層狀硫化物減摩組織,層狀減摩組織和孔隙中的潤滑油共同作用,高速、高溫、重載工況條件下,鐵基粉末冶金材料與配對副之間也能形成完整的減摩潤滑膜,潤滑良好,抗擦傷、咬合能力強,耐磨性能高。使新研制的鐵基側板滿足25MPa以上高壓齒輪泵的使用要求,填補了國內空白。
主要功能:
目前世界上最新的高壓高速齒輪泵工作壓力可達40MPa,主流齒輪泵產品的工作壓力均在25-30Mpa左右,而國內齒輪泵技術含量低,承載能力較低,通常在16MPa以下,高的20Mpa左右。載荷提高,轉速加快,工作溫度上升導致齒輪泵側板與齒輪這對摩擦付磨損加劇,嚴重影響齒輪泵的密封性能而降低輸送效率,是制約齒輪泵產品技術進步的關鍵因素。如何提高齒輪泵側板與齒輪這對摩擦付的摩擦磨損性能,已成為國內相關齒輪泵生產企業的技術難點。本項目研制的新型鐵基合金材料高壓齒輪泵側板,摩擦磨損性能明顯提高,能夠滿足25Mpa以上高壓齒輪泵工作要求,提升了國內齒輪泵生產的技術水平。同時新型鐵基合金材料也可用于相關邊界潤滑條件下的摩擦副零件。
技術指標:
密度(g/cm3) ≥6.0-7.0;
摩擦系數(油潤滑) 0.01~0.12;
硬度(HB) ≥50;
承載能力(MPa) ≥25;
壓潰強度(MPa) ≥250
主要創新點在于:
1)高壓、耐磨的鐵基粉末冶金齒輪泵側板的開發,填補了國內空白,是本項目的主要特色;
2)通過材料配方的設計與優化,完善的成型方法與燒結工藝確保形成軟硬組織的合理搭配以及保留特種形狀與數量的孔隙結構,是本項目的主要技術創新;
3)引入特種表面處理工藝,實現層狀固體潤滑減摩相在基體組織中的均勻分布是本項目的又一技術創新之處。
技術的應用領域前景分析:
齒輪泵是一種通用關鍵零部件,其工作可靠、結構簡單、制造容易以及自吸性能好、抗污染能力強,作為液壓系統的動力源,廣泛應用于各種工程機械、農用機械、特種車輛、液壓機械等工程設備中。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機械設備的質量與性能不斷提高,機械零部件越來越向小型化、高效能方向發展。結構緊湊、體積小巧、壓力更大、效率更高、壽命更長的齒輪泵產品的研制與開發一直是世界各國齒輪泵行業發展方向。
高壓齒輪泵側板的研制成功,提升了國內在高壓齒輪泵制造領域的自主開發能力,促進國內齒輪泵行業的發展,滿足國內市場高壓齒輪泵需求不斷增長的要求,并加強了同國外先進產品的競爭能力。
效益分析:
隨著應用范圍的擴大,效用輻射面擴大,必定產生良好經濟效益。
廠房條件建議:
無
備注: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