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本項目目標產品主要研究符合國家循環經濟政策、《再生能源法》和環保政策的生物質能高效低排放熱轉化技術成套裝備,主要包括農林生物質及生活垃圾高效低排放焚燒鍋爐及其配套污染物協同處理裝置,可實現將不同品種的生物質轉化為可利用的熱能,經熱交換產生水蒸汽用于供熱或發電,實現生物質能的高效清潔利用。屬環境保護、能源與節能領域。 項目主要內容及技術特點: 項目創新采用低溫燃燒技術,結合獨特的SCR布置方式,研發了大容量高參數農林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實現了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采用一種燃用生物質燃料的循環流化床燃燒裝置及方法,有效提高生物質鍋爐的燃燒效率和鍋爐穩定性。首創研發了農林加工廢棄物氣化分段燃燒技術,解決了傳統處置方式能源利用效率低、污染排放高的問題;研發了垃圾回收燃料(SRF)流化床焚燒鍋爐,結合獨特的新型給料裝置設計和床溫調節技術,解決了垃圾變化帶來的燃燒波動及CO排放不穩問題;創新研發了高參數脫硝型垃圾焚燒鍋爐,發電效率可提升3%左右;采用一種新型垃圾優化焚燒技術,實現高溫空氣強化純燒低熱值混合垃圾,保障垃圾的穩定焚燒和污染物的低排,降低了能耗,提高了運行的經濟性;產品經第三方機構測試,農林生物質鍋爐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SO2為25.1mg/Nm3,NOX為46.9mg/Nm3;生活垃圾焚燒鍋爐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SO2為43.8mg/Nm3,NOX為92mg/Nm3;二噁英類排放量為0.014ngTEQ/Nm3,各項指標均遠低于國家和歐盟標準;超低排放型130t/h高溫高壓生物質鍋爐和日處理870噸脫硝型爐排垃圾焚燒鍋爐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截止2018年1月1日,該項目已獲得授權發明專利7件,實用新型專利3件。公司主持或參與制訂國家及行業技術標準4項,具體包括:由公司牽頭起草的能源部標準《生物質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條件》(NB/T 42030-2014);參與制定的國家標準《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燒鍋爐》(GB/T 34552-2017);能源標準《生物質成型燃料鍋爐》(NB/T 47062-2017);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燒工程技術導則》(RISN-TG016-2014);另企業技術標準6項。 項目實施兩年來,已完成128臺套生物質能高效低排放熱轉化技術成套裝備的推廣應用,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35517萬元,繳稅總額3585萬元,新增利潤5900萬元,顯示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 推廣應用情況: 本項目產品應用于農林生物質及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應用領域,也用于分布式農林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建設等領域,特別是在大氣污染形勢嚴峻、淘汰燃煤鍋爐任務較重的京津冀魯、長三角、珠三角、東北等區域,以及全國的工業園區、公共和商業設施需要供暖供熱的應用領域。通過企業的市場推廣和市場營銷策劃,產品在市場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也使本公司獲得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了企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和產品的多元化發展,該項目產品顯著降低發電機組的投資成本,大幅降低我國冶金行業生產線的綜合能耗,提高冶金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并有效促進和帶動相關上、下游國產化配套產品制造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