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來源與背景: 本項目模具用于汽車發動機進氣系統用軟管模具成型用,是用于連接空氣濾清器和發動機的部件,是轎車的關鍵部件之一。在進行管類的注壓生產時,都會用到管類模具,由于管子類產品一般中間部位有伸縮和緩沖波紋,因此模芯上也會設置伸縮和緩沖波紋,這樣就導致出產品時脫模非常困難,常常消耗工人很大的體力,整個脫模過程耗時較長,生產效率較低。 一般模具等橡膠產品硫化成型后才能出產品,而出產品時候硫化壓機處于空閑狀態,橡膠產品硫化生產時間與出產品時間沒有重疊,由于管子類產品一般中間部位有伸縮和緩沖波紋特點,在設計模芯時也會有伸縮和緩沖波紋的存在,從而其硫化時間和輔助脫模時間都比較長,導致生產效率極其低下,而通過采用大、小模芯且繞旋轉軸對稱設置的結構,能夠在硫化生產的同時進行產品的脫模,節約了產品脫模時硫化壓機的等待時間 技術原理及性能指標 型腔表面粗糙度:Ra0.8; 撕邊槽表面粗糙度:Ra0.8-1.6;模具壽命>15萬次; 技術的創造性與先進性 1、采用將小模芯活動插接在大模芯的側壁上,一方面抵消了部分從一側進料時產生的力,另一方面脫模時通過小模芯給予一定的支撐,能夠縮短脫模的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工人的體力消耗。 2、流道設置成Y形,減緩了膠料的流速,避免膠料直接對沖模芯,產生一側受力,導致產品的厚薄不均勻;而流道延伸至大模芯的波紋處,能夠進一步減緩膠料的流速,防止模芯瞬時受壓。 3、下模板設置有帶料槽,一方面減緩膠料的流速;另一方面也使廢料留在下模板上,方便廢料的處理。 4、在下模上設計小模芯導向銷,其上端為斜錐臺形狀,采用斜錐臺形狀的原因是能夠使小模芯快速、準確的歸位,不會出現卡澀、壓模的現象。 5、模芯組件包括橫梁,橫梁中心設有旋轉軸,旋轉軸兩側對稱設有固接在橫梁上的大模芯,兩組模芯通過旋轉軸可以180度旋轉,一組模芯在硫化壓機里生產,同時工人利用生產間隙出另一組模芯上橡膠產品,縮短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 技術的成熟程度 本項目屬于自主研發,國內領先水平。 經濟效益 本項目通過加工工藝和結構改進為產品后道整理節約了大量時間,能夠減少工人的體力消耗,縮短脫模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尺寸精度,提高了模具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