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火力發電機組深度調峰技術研究是一項跨越電力系統多學科、多專業的項目,內容涵蓋電力系統多個環節。 針對東北電網缺乏調峰電源,經常處于棄風方式運行的難題,利用東北電網火電機組容量大的特點,全面開展了各類火電機組低負荷運行特性試驗研究,以及經濟性研究,提出在現有調峰基礎上火電機組深度調峰技術和對策,以及各類機組深度調峰負荷的核定建議。開展了煤質特性對機組調峰能力研究;通過各類火電機組低負荷運行特性研究,對循環流化床鍋爐和具有風扇磨制粉系統鍋爐最小負荷作了特殊調整;開展“以熱定電”技術研究以及熱工自動化適應能力研究。 重點對各類機組深度調峰能力開展研究,主要進行不投油最低穩燃能力試驗研究和低于鍋爐最低穩燃負荷調峰技術經濟試驗研究,并對各類機組深度調峰負荷的核定提出建議。 火電機組的平均最小負荷由55%ECR,調整至48%ECR,在技術上是可行的。 采用該項技術東北電網可另增加2000MW~4000MW的調峰能力,雖然機組經濟性降低,但可有效解決風電的大量棄風問題,顯著提高電網的調峰能力,整體效益顯著增加。 課題組共取得3項專利,其中,有2項發明專利。發表文章5篇,核心期刊3篇。實現深度調峰后,東北電網可每年利用30億kW·h棄風,少燃煤99.9萬噸,實現電網無棄風方式運行,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