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技術原理:通過不同類型機組運行情況調研、確立項目需研究的關鍵技術并組織攻關;研究、設計并應用智能化先進控制技術,解決并列運行時的主再熱蒸汽全自動并退汽、同時旁路自動升溫升壓的控制技術;研究控制系統最優控制策略,動態計算AGC負荷上限與華北電網實現實時調峰經濟調度控制;研究目前APS控制技術中斷點問題的處理;“智能化、信息化”兩化技術的融合,通過對機組運行各個環節均建立的數學分析模型進行電廠智能運營和精細化管理,保持機組最優出力工況運行。 應用領域:火電廠熱控系統過程控制及正處在規劃階段和在建階段的電廠乃至整個發電供熱行業智能生產控制系統的建設。 創新點: (1)西門子二拖一燃氣—蒸汽發電供熱機組,無人工干預,從輔助設備循環水泵啟動開始,至3臺發電機滿負荷運行為止的全過程自動控制(包括燃氣—蒸汽聯合循環供熱發電機組并列運行過程中的主、再熱蒸汽全自動并/退汽及旁路系統自動升溫、升壓控制及汽機運行純凝、抽凝、背壓及全切工況自動切換控制技術的研究、設計、優化和應用)。 (2)控制系統最優控制策略,動態計算AGC負荷上限(根據不同環境溫度下的變負荷試驗得出實際機組負荷出力上限與環境溫度的關系函數),與電網實現實時調峰經濟調度控制。實現復雜工況轉換中的兩臺燃機并列運行時的負荷自動分配。 (3)建立了機組運行相關的數學分析模型,在線進行機組效率、耗差、燃燒監測等量化分析和計算,得出了機組最優出力工況運行優化數據。 本項目研究成果,在京橋熱電機組實施,實現了機組全廠系統自動控制全工況、全流程自動智能控制、純凝、抽凝、背壓、全切工況自動切換、二拖一自動并退汽、無人干預一鍵啟停等關鍵生產控制技術的應用。 機組投產至今,應用效果和工況轉換過程中各主要參數良好。整個并退汽過程中高、中壓系統控制穩定,汽輪機轉子軸向位移最大變化0.04mm,鍋爐汽包水位調節穩定,縮短了不同級別檢修后的啟動時間,提高了能源利用率,降低了廠用電率和發電氣耗;二化技術融合應用,使機組過程控制及生產管理過程標準化,降低發電機組運行及維護成本,實現了機組“即投、即穩、即盈利”,減少環境污染。保障民生,融入社區,淡化工業企業在核心商業區的存在感,將京橋熱電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的自動化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階段,建設成為一家具有示范意義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智慧電廠”,對后續發電供熱電廠控制系統的建設方面具有示范意義。 研究成果已成功應用于京橋熱電廠,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并推廣應用于京能集團高安屯、京西、未來城電廠項目。 最近一年以來,年直接經濟收益可達到807.64萬元,間接性經濟和社會收益更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