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2005年我公司從日本日新公司購進一套電動壓下1450五機架冷連軋機組,對基礎自動化、過程自動化、厚控系統、液壓潤滑系統等均采用國內技術進行了全部更新建立。集團公司與燕山大學、北京天華科技有限公司立足國產技術,進行科技攻關,自主研發了高速寬帶冷連軋機的核心技術-1450冷連軋機厚度自動控制系統(液壓AGC系統)。其中對原厚控調節方案進行了徹底改造,將原電動壓下改造成了全液壓壓下,大幅度地提高了軋制速度和板厚精度。該系統由兩級計算機控制系統和液壓控制系統組成。過程優化計算機系統(上位機系統)負責所有軋制工藝模型和軋制工藝參數的設定值計算和優化,模型自適應自學習;軋制過程全狀態監視和狀態報警管理;軋制數據庫管理和報表系統等。過程自動化計算機系統(下位機系統)負責厚度控制,包括軋制力控制、輥縫控制、速度控制、張力控制、彎輥力控制、加減速控制、油膜厚度補償、軋輥偏心補償、自動穿帶甩尾控制等。液壓伺服系統負責伺服油缸及其測控系統。該項目2005年5月立項,2007年1月熱負荷試車成功,2007年4月驗收合格,正式投產。達到的各項性能指標:最高軋制速度1260m/mim,一般在800m/mim左右穩定軋制生產,在來料性能保證的條件下頭尾超差段長度低于40米。達到了如下厚度控制精度:對于成品厚度≤0.3mm的帶鋼,厚度控制絕對誤差≤±3μm;對于成品厚度>0.3mm的帶鋼,厚度控制相對誤差≤1%。板厚控制精度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對原料的適應范圍較寬,適應在不同加工硬化特性的熱軋卷來料的軋制。從而結束了我國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冷連軋過程自動化核心枝術的空白,添補了國內的空白,系統綜合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07年我國粗鋼產量達4.19億噸,占全球產量的33.8%,但我國的板帶比較低,全年仍進口優質帶材945萬噸,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板厚與板形控制精度是板帶材的兩大基本指標,是我國由鋼鐵大國邁向鋼鐵強國需要突破的核心技術。目前我國已投產的22條高速寬帶冷連軋機組,如寶鋼、武鋼、鞍鋼、邯鋼、本鋼、攀鋼、中鋼、唐山恒通等生產線,其液壓AGC系統皆為國外大公司如西門子、ABB、三菱、阿爾斯通、達尼利、阿薩爾多等公司提供。而國內目前開發的低速冷連軋機液壓AGC系統,軋制速度在8m/s之內,板厚控制精度低(±3.5%)。冷連軋AGC的水平是板帶軋機AGC控制技術的制高點,是連軋機核心控制技術,實現高速冷連軋AGC系統的自主開發,對打破國外 公司對該技術的市場壟斷,對新建或改造現有設備,迅速取得我國連軋控制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皆有重要意義。該系統應用于五機架冷連軋機組連生產線后,生產的冷軋薄板經江蘇華爾達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和張家港保稅區江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批量使用完全達到了協議的質量要求和生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