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1890]用生命呼喚“六年制義務教育”
交易價格:
面議
所屬行業:
辦公文教
類型:
發明專利
技術成熟度:
通過中試
專利所屬地:中國
專利號:200610095300.8
交易方式:
完全轉讓
聯系人:
胡清六
進入空間
所在地:
安徽淮南市
- 服務承諾
- 產權明晰
-
資料保密
對所交付的所有資料進行保密
- 如實描述
技術詳細介紹
技術簡介:
本發明涉及一種組合式多功能數學教學儀。針對現有的數學教具用途單一,缺乏直觀、關聯、整體性的缺陷,本發明設計出僅標注三種單位的單位制直尺,單位關系算盤儀、單位制幾何儀、數量關系顯示儀。顯示數字(自然數)、數量(單名數)兩數量的關系(簡比或比值),各自的數座排列規律,直觀體現出它們各自的意義、聯系、區別與應用。將數學、幾何中相關聯的單位換算、數值、數量等基礎數學關系有機結合,教學中整體性、關聯性、直觀性能充分表現出來,利于學生接受和理解。
單位是數學界內的載體,用單位去顯示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同一個數量:若用相同單位的一定個數(個數可以無限)表示----自然數; 若用10進制單位.2進制單位.16進制單位顯示.分別是10進制數.2進制數.16進制數…..用單位關系與數量關系進行數學教學,實現小學四年初中兩年“六年制義務教育”。概述:第五套人民幣中各不同單位,左表為中國人民銀行以“元”為主單位,右表為教材以“分”為主單位,分別用數位(1欄),用單位值(3欄),用冪(4欄)展示不同單位各自的寫法。教學儀器、國際標準、數學、數字、數量(單名數)、比值(兩數量的關系)、顯示、應用、規律.
單位的單獨顯示:用1顯示單位的存在(寫法),用單位的標識(名稱或符號)表達(讀法),用數學模型(數學事實)顯示單位的意義,因此,“拾圓”應改為“壹拾圓”才與壹佰圓、壹圓、壹角、壹分同為人民幣的一個單位。
10進制數(數字)各不同單位的顯示:用1在不同數位顯示不同的單位,第一數位的單位用1(基本數位,所用單位中最小,數數的對象)顯示,10、100、1000,分別顯示第二、第三、第四數位的單位。
單名數(數量)中各不同單位的顯示,用不同單位值顯示不同的單位,單位值用一個單位與主單位的關系(比值)表示這個單位的單位值,因此,“壹角”下應添0.1,“壹分”下應添0.01,這樣,100、10、1、0.1、0.01、才顯示人民幣設計的完整性和規律性。中學單位值用冪顯示,用冪的不同顯示不同的單位,即Nx顯示單位值,N顯示單位制,x顯示數位。N0=1主單位的兩種不同顯示方式,一位數、多位數→單項式、多項式:數量關系→一次函數式:等式→方程,揭示中小學數學的聯系。
在課堂、單位制量具、單位關系算珠儀、電腦的綜合運用:
寬帶電腦能計量物體的長度、重量、面積、體積嗎?不能,必須用量具計量。量具能顯示不同單位組合體存在的不同狀態嗎?艱難,電腦能輕易直觀顯示。
胡清六老師組織學生用單位制量具計量,一個數量,學生清楚地看到:要用哪個或哪幾個不同單位各自的幾個單位顯示。將計量的結果展現在單位關系算珠儀上:顯示10進制數、復名數的寫法;找出主單位所在的數位,用小數點標注,實現將復名數簡寫成單名數—認識整數、小數、分數,改變現行教材、量具對相同單位進行數數→認識自然數→認識整數→把整數1平均分,認識小數、分數的教法。
強調數量關系以兩數量的存在而存在,用簡比顯示兩數量的存在狀態,用比例式表達。用比值表示兩數量的關系,用乘除等式表達。改變教材、儀器把單位“1”平均分,認識分數(實為比值)的教法。如此數學小學四年、初中兩年完全可行。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中國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高層研討”
2005年7月20日,胡清六在北京人民大全堂廣東廳親耳聆聽了教育部前副部長周遠清的報告,他的論文《用單位關系與數量關系實施小學數學教育》入編在《中國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中,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未來研究會、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授胡清六“2005全國杰出教育研究者”稱號。
在教育權威媒體上大聲疾呼“六年制義務教育”
顯示數學新理論新思想的《單位關系算珠儀與單位制量具》,、《小學數學的科學教育》、分別在《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7.05、《教育與探索》2008.12期上發表,在教育界、科技界引起轟動,被中國國際交流出版社評為“百年學術特等獎”。傳來眾多“特等獎”與再版確認函。
顯示教學新方式新方法的《1+1≠2與1+1=2聯動教育方案》、《排列計數教學法與排列記數顯示器》《用單位去顯示描述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分別發表在《當代教育參考》2007-11,《實驗教學與儀器》99-4,《教師教育科研》2009.06,……教育部教學儀器研究所科研處長金林、包蕾等專家應約于2008年5月21日上午第二次與胡清六和他發明的教學儀器、現行教學儀器面對面。分別逐一對比論證后,金林處長拿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行業標準》,對照中高興地說:“你發明的量具、算具均符合教育行業標準,“數量關系顯示儀”顯示數學問題能顯示問題的形成過程、并具有規律性,是一個好的新產品”。胡清六進一步陳述道:鐘表其制作原理全世界相同,北京時間、紐約時間……用它都能顯示,其制作原理是依據日時分秒相鄰兩時間單位關系為24:60:60?!皢挝恢屏烤摺毕盗惺怯萌粘I钪谐S玫牟煌?至5個長度、質量、面積、體積……單位,按左右相鄰兩單位關系為10:10:10:10制作;“單位關系算珠儀”是對單位制量具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的結晶,顯示計
量的結果:數字、數量(單名數、復名數)、復名數簡寫成單名數——認識整數、小數、分數;“數量關系顯示儀”將數學問題中所有數據用歸類排列計數記數展現,用數座顯示關系的存在,用等式表達關系,用運算分辯關系。深信它們和鐘表一樣,均為國際標準,定將走向世界。
技術的應用領域前景分析:
胡清六教育39年,桃李滿天下;教研、科研成果碩果累累;發明多種教學儀器,均獲國家專利并榮獲中國第六屆專利技術“銀獎”。
他對于各類協會的會員、理事沒有興趣;面對國家級的金獎、銀獎、特等獎,他只是苦笑;對各種顯赫的稱號,他只是垂淚;對于稿件刊用通知,他只是叫苦或無奈;對于全國性重要學術大會邀請,他一律謝絕。買物品、食品、藥品,他沒有錢。他買不起電腦,卻無數次去幾十里外的鎮上打印稿件、傳真、郵遞。中國第55屆教學儀器展示會(南寧國際會展中心)他去參加;千百次制作教學儀器、或木工、或機械,他有錢做;酷暑他不在乎,在東莞石排鎮制模板,在萬洲開模具;專利申請費、維持費,這些大額費用,工資不夠,高息貸款負債已達10多萬元開發教具。云陽縣政協委員溫定銀資助他5000元參加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高層研討會”。給錢時心情沉重地說:“你是在用生命做科學”。
主編李潤泉、盧江面前,胡清六老師在討教、在陳述、在申辯。他出示教材“認識厘米,用厘米量”,對比教材中直尺與他發明的單位制直尺,陳述道:教材與其量具顯示的教法是:用相同單位的一定個數表示數量,其數字為自然數,自然數的產生用1、2(1+1)、3(2+1)、4(3+1)……用自然數與該單位的名稱組合表示的數量為整數。用單位制直尺顯示的教法是:用不同單位各自的有限個數(數碼)表示數量,其數字為10進制數、其數字的產生,只用一個單位,認識一位數1至9各數,顯示的數量為單名數,用相鄰的兩個單位,認識兩位數10至99各數,用相鄰的三個單位,認識三位數100至999各數,用兩個或多個不同單位表示的數量為復名數。教材中直尺顯示的11(厘米),在單位制直尺中顯示為1分米+1厘米=11(厘米)。11、前者為自然數,后者為10進制數,其意義不同,但有理由說,10進數顯示自然數的寫法。1+1=2顯示相同單位的合并,1+1≠2顯示不同單位的合并。
備注:
專利號:200610095300.8
作者簡介:胡青六 男 生于1948年
小學高級教師。發明多種教學儀器均獲國家專利
多篇學術論文均在國家級權威學術期刊上發表 系中國發明協會會員、中國教育工作者協會會員 中國未來研究會會員、全國高科技企業發展委員會副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