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1287]早熟大果形李新品種選育及豐產技術
交易價格:
面議
所屬行業:
動植物新品培育
類型:
非專利
技術成熟度:
正在研發
交易方式:
完全轉讓
聯系人:
安徽農大
進入空間
所在地:
安徽合肥市
- 服務承諾
- 產權明晰
-
資料保密
對所交付的所有資料進行保密
- 如實描述
技術詳細介紹
我國是李樹的原產地之一,栽培歷史悠久,栽培的李品種類型雖多,但普遍表現為果實偏小,品質欠佳。成熟早、果形大、品質優良的品種,國內尚屬罕見。
本項目根據自然變異優選原理,對安徽省李樹品種資源進行調查,通過地方資源發掘、多點試驗研究,選育出早熟、大果形李新品種——安農美李。應用引導鑒定方法,研究李樹品種資源的抗性;并進行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該成果由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資助(95JL0057)。2007年6月通過省級成果鑒定;2008年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技術特點及指標:
安農美李果形特大,平均單果重100~120g,最大果重180g,果實近圓形,縱、橫徑5.8×6.1cm。果皮底色黃綠,面色紅艷,完全成熟時紫紅色,果粉厚。果肉乳黃、致密、味甜酸、多汁。果核縱、橫、側徑2.5×1.7×1.1cm,粘核。果肉可溶性固性物15.7%,可溶性糖13.5%,含酸量1.63%,Vc含量59.5mg/kg,品質上等。江淮地區6月下旬果實成熟,常溫下果實可貯藏7~10天。
安農美李抗寒、耐濕能力中等,抗高溫能力較弱。自花結實率極低,生產中需配授粉樹,授粉品種以蜜思李、紅心李為宜。以花束狀果枝結果為主,夏季修剪注意摘心、拉枝,冬季采用輕剪長放的修剪方法。應注意對李小食心蟲的防治。
安農美李果實生育期短、果形大、外觀美、品質優秀,根據查閱的資料,其突出的綜合經濟性狀居國內李早熟品種之首;可與日本近年培育的中、晚熟品種——"李王"及號稱二十一世紀劃時代品種"紅兩全"相媲美。
該新品種的選育填補了我國早熟大果形李品種的空白;它的推廣,克服了美國大果形布朗系列品種(黑寶石、紫琥珀、黑玫瑰等)在長江以南地區栽培不抗細菌性穿孔病的生產難題。
投資規模及效益分析:
已投產的豐產示范園4~5年生樹每666.7m2產量800~1000kg,盛果期每666.7m2產量2000kg。果實在上海、南京市場試銷,批發價為6~10元/kg,比其他李品種售價高出2~3倍。每年新增產值13500萬元(1000hm2×15畝×1500kg×6元/kg)。
合作方式:技術轉讓、聯合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