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1286]懷遠石榴新品種選育與配套栽培技術
交易價格:
面議
所屬行業:
動植物新品培育
類型:
非專利
技術成熟度:
正在研發
交易方式:
完全轉讓
聯系人:
安徽農大
進入空間
所在地:
安徽合肥市
- 服務承諾
- 產權明晰
-
資料保密
對所交付的所有資料進行保密
- 如實描述
技術詳細介紹
通過歷時8年的研究,運用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新技術,成功選育出"皖榴"系列軟籽石榴新品種3個——白玉石籽(皖榴1號)、紅瑪瑙籽(皖榴2號)、紅玉石籽(皖榴3號)。2003年通過安徽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5年通過省級成果鑒定;2006年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以研究制訂安徽首個《無公害食品石榴生產技術規程》為目標,將"標準化施肥"、"病蟲生物防治"、"節水灌溉"等技術組裝配套,探索出了一套高效、操作性強的栽培技術新模式。
通過"高接換優","單干整形修剪"創新技術,對石榴產區老園進行更新改造,更換為"皖榴"系列軟籽石榴新品種,提高我省特色優勢產業——石榴生產效益。該項目成果處于國內同類研究的領先水平。
技術特點及指標
選育出的3個石榴新品種,具有軟籽、粒大、豐產、抗病性強等特點。皖榴1號:均單果重469克,百粒重84.4克,豐產,軟籽;皖榴2號:均單果重307克,百粒重58.3克,抗病性強;皖榴3號:均單果重344克,百粒重65.3克,早熟、豐產、軟籽、抗病性強。上述新品種其突出的經濟性狀明顯優于國內其他主栽品種。
配套栽培技術新模式國內未見報道,高效、實用、可操作性強;《無公害食品石榴生產技術規程》的制訂,填補了安徽省"石榴無公害生產標準"的空白。
"皖榴1、2、3號"系列新品種,適應范圍較廣,能夠栽培石榴的地區均可種植該系列新品種;株行距以3m×4m為宜,畝栽56株左右。
投資規模及效益分析:
該項目培育的新品種經濟性狀突出,配套技術實用性強,節約成本,推廣容易,應用效果明顯。與常規栽培對比,可提高石榴種植效益50%以上,投入產出比達1∶13.5。
該項目成果的應用,可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使農民脫貧致富。同時,促進山地綠化和旅游觀光的發展,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
合作方式:技術轉讓、聯合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