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1237]小麥新品種——安農0305
交易價格:
面議
所屬行業:
動植物新品培育
類型:
非專利
技術成熟度:
正在研發
交易方式:
完全轉讓
聯系人:
安徽農大
進入空間
所在地:
安徽合肥市
- 服務承諾
- 產權明晰
-
資料保密
對所交付的所有資料進行保密
- 如實描述
技術詳細介紹
小麥新品種"安農0305"于1995年配置雜交組合矮早781/皖宿8802,雜交后代采用衍生系統法處理,2001年穩定成系,2007年通過安徽省審定。
2003~2004年安徽省小麥新品種春水組預試,平均畝產565.55公斤,較對照豫麥18增產8.26%,達極顯著水平。2004~2005年安徽省春水組區試,平均畝產406.0公斤,較對照豫麥18增產4.4%,達極顯著水平,居供試品種第6位。2005~2006年平均畝產472.2公斤,較對照豫麥18增產1.7%。兩年平均畝產439.1公斤。2005~2006年安徽省春水組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43.4公斤,較對照豫麥18增產3.1%,居供試品種第1位。2005~2006年安徽省春水組生產試驗,經農業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驗,該品種容重810g/L,籽粒蛋白質含量12.55%(干基),濕面筋含量24.8%(14%濕基),沉降值16.2ml,粉質儀測定的面團吸水率52.4%,穩定時間1.9分鐘,拉伸儀最大抗延阻力145E.U,拉伸面積34.2㎝2?;痉螱B/17320-1998弱筋小麥標準。
春性,幼苗直立,葉色濃綠。葉片寬厚,株型略松散,旗葉挺舉。長勢較壯,分蘗力一般,成穗率較高,抗寒力和抗倒伏能力一般。穗近長方形,長芒,護穎白色,無茸毛,卵形,肩斜,嘴銳,脊明顯。穗長7~9厘米,每穗結實小穗18~20個,小穗著生密度中等,每畝穗數37-40萬,穗粒數35-38,千粒重40g左右。籽粒白色,卵圓形,粉質到半角質。高分子量谷蛋白亞基為Null、14+15、5+10。中感條銹病和紋枯病,慢葉銹病,感白粉病和赤霉病。
適用推廣區域:安徽沿淮地區,淮北晚茬麥。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期為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每畝基本苗15萬左右。為了穩定餅干小麥品質,應調減基、追肥氮肥的比例,一般基肥占70%-80%,返青肥占20-30%,少施或不施拔節孕穗肥。
合作方式:品種轉讓,技術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