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1178]智能虹膜身份認證系統
交易價格:
面議
所屬行業:
人工智能
類型:
非專利
技術成熟度:
正在研發
交易方式:
完全轉讓
聯系人:
李濤老師
進入空間
所在地:
安徽合肥市
- 服務承諾
- 產權明晰
-
資料保密
對所交付的所有資料進行保密
- 如實描述
技術詳細介紹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的虹膜識別技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智能信息處理實驗室經過多年的研究,相繼研發成功了第一、二和第三代“智能虹膜識別系統”。
基于第一代智能虹膜識別的身份鑒別原型系統(KD-1.0),通過了安徽省科技廳的鑒定,并獲得了2004年的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二代智能虹膜識別系統樣機曾在深圳召開的2006年高新技術交易會上展覽,獲得廣泛好評。
實驗室的虹膜識別算法參加了第一屆(2004年)全國生物特征識別競賽虹膜組的競賽,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績。
改進后的算法又參加了第二屆(2005年)全國生物特征識別競賽虹膜組的競賽,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績。
系統特色:(概要性特點)
采集友好性高:采用自動聚焦技術,提高虹膜圖像的質量
國際先進的識別算法:滿足各種復雜條件下的使用要求
虹膜識別迅速快捷:1.5秒完成從采集到識別的整個過程
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已申請3項國家發明專利
第二和第三代智能虹膜識別系統樣機如圖2.1所示,它由采集部分和識別服務器組成。
采集部分的特點:(具體特點)
采用主動近紅外光源來照亮用戶的虹膜,這樣使得虹膜采集不受外界光照變化的影響。采集虹膜圖像就像照像一樣;
操作非常方便:在攝像頭前安裝有半透半反鏡(對于用戶來說就像一面普通的鏡子),用戶采集虹膜圖像時,只需要從半透半反鏡中看到自己的一只眼睛,就表明已經對準。這樣就降低了虹膜采集的對準難度;
采集是非接觸的,使用具有自動聚焦和自動調焦功能的攝像頭來采集虹膜圖像,用戶只要大致確定自己的眼睛離半透半反鏡的距離在6cm到32cm之間,就能采集到清晰的虹膜圖像。而傳統的虹膜采集裝置需要用戶前后移動頭部,來使眼睛位于攝像頭的成像平面內;
整個采集過程在1.2秒之內即可完成,這樣就確保了用戶使用的快速性;
采集裝置非常小巧,系統的樣機尺寸為83mm×87mm×125mm,如果開發成最終面向用戶的產品,尺寸還可以大大縮小。
識別服務器的特點:
采用快速圖像清晰度判斷算法,控制采集過程中的自動調焦和自動聚焦攝像頭,確保虹膜圖像的清晰度以及采集過程的快速性;
采用魯棒性很高的虹膜定位算法,保證虹膜定位的準確性(高的虹膜定位準確性是虹膜識別率高的前提)。
采用高識別率的虹膜特征提取和匹配算法,確保整個智能虹膜識別系統的識別等錯誤率(誤識率和誤拒率相交的點)小于0.1%。與國際上先進的虹膜識別算法進行對比實驗,結果顯示我們算法的識別性能不差于甚至更好于這些算法。
整個虹膜識別算法的速度小于0.3秒,單次虹膜匹配的速度更是少于0.001秒,完全滿足實時要求。
對于智能虹膜識別系統,我們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已申請了3項國家發明專利,其中1項已獲授權。
智能虹膜識別系統的應用:
電子商務的應用、計算機和網絡系統的安全登陸、出入控制,門禁系統、考試身份驗證系統、虹膜識別或其他生物特征ATM機、生物特征識別通關系統、社保管理系統、常住戶口,外來人口管理系統、大型保險柜生物特征識別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