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1124]高產穩產多抗小麥新品種皖麥68
交易價格:
面議
所屬行業:
動植物新品培育
類型:
非專利
技術成熟度:
可以量產
交易方式:
完全轉讓
聯系人:
吳長義老師
進入空間
所在地:
安徽蕪湖市
- 服務承諾
- 產權明晰
-
資料保密
對所交付的所有資料進行保密
- 如實描述
技術詳細介紹
皖麥68,半冬性,中熟,全生育期224天左右,苗期生長狀,分蘗力較強成穗率高。2010年通過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皖麥68畝產量高,三要素較協調。穗數為42萬左右,穗粒數37粒左右,千粒重43克左右,2006-2007年度區試畝產573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11.4%(極顯著);2007-2008年度區試畝產617公斤,較對照品種增產6.6%(極顯著)。綜合抗性強。莖稈彈性好抗倒伏能力強,適合機械化收獲;抗寒能力優于其他皖麥系列品種;抗病性強,對目前生產中的主要病害白粉病、紋枯病和赤霉病均有較強的抗性。中筋小麥品種類型,商品性好,容重790克/升,粗蛋白(干基)13.75%,濕面筋30.9%。株高75cm,與大面積種植的煙農19相比,谷草比較高,秸稈量相對較少,是秸稈還田的推薦小麥品種。皖麥68適合安徽沿淮淮北地區種植,一般畝產500-600公斤,高產田塊達650公斤以上。目前推廣種植面積已達20萬畝,預計2011年秋種植面積將達到100萬畝,2012年達到300萬畝,2013年將達到500萬畝以上,比目前推廣小麥品種增產5-8%,畝增小麥25-30公斤,新增糧食2.5-3億公斤,為國家糧食安全和水平保障做出重要貢獻。
適合安徽沿淮淮北地區的中高產田塊種植。
合作方式:技術轉讓或技術合作 “黃山徽菇1號”和“黃山徽菇3號”2011年通過安徽省品種審定,品種主要特性有抗病、豐產、優質、中低溫型,適合長途運輸,不易開傘變形。該項目以新品種為核心,建立了良種繁育與示范基地建設、節本增效無公害香菇栽培與加工技術示范推廣及菌種真實性鑒定技術(酯酶同工酶電泳法)、建立了香菇保鮮加工新工藝技術體系,開發出速凍香菇、干品香菇產品相應的加工技術標準。項目技術適宜皖南山區。
項目創新點:①品種方面,選育的“徽菇”系列品種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抗病、豐產的中低溫型品種,也是皖南地區急缺的香菇品種,品種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②技術方面,利用酯酶同工酶鑒定香菇菌種的真實性,準確率超過98%;兩網一膜立體高效栽培技術的運用顯著提高香菇產量和品質;低溫速凍技術保證了香菇的新鮮度和品質,大大增加了運輸距離。本項目的實施一方面,為香菇生產提供優質菌種,帶動香菇產業的發展,提高產品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速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服務新農村建設。同時,項目在壯大地方特色產業,繁榮地方經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服務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成果產業化所需的技術條件及相關要求:提供一定面積的示范用地,或者成套香菇加工生產線,擁有香菇生產技術專業技術人員。
合作方式:聯合開發 “黃山徽菇1號”和“黃山徽菇3號”2011年通過安徽省品種審定,品種主要特性有抗病、豐產、優質、中低溫型,適合長途運輸,不易開傘變形。該項目以新品種為核心,建立了良種繁育與示范基地建設、節本增效無公害香菇栽培與加工技術示范推廣及菌種真實性鑒定技術(酯酶同工酶電泳法)、建立了香菇保鮮加工新工藝技術體系,開發出速凍香菇、干品香菇產品相應的加工技術標準。項目技術適宜皖南山區。
項目創新點:①品種方面,選育的“徽菇”系列品種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抗病、豐產的中低溫型品種,也是皖南地區急缺的香菇品種,品種具有明顯的地方特色。②技術方面,利用酯酶同工酶鑒定香菇菌種的真實性,準確率超過98%;兩網一膜立體高效栽培技術的運用顯著提高香菇產量和品質;低溫速凍技術保證了香菇的新鮮度和品質,大大增加了運輸距離。本項目的實施一方面,為香菇生產提供優質菌種,帶動香菇產業的發展,提高產品競爭力;另一方面,可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加速農業產業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服務新農村建設。同時,項目在壯大地方特色產業,繁榮地方經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服務新農村建設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
成果產業化所需的技術條件及相關要求:提供一定面積的示范用地,或者成套香菇加工生產線,擁有香菇生產技術專業技術人員。
合作方式:聯合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