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1015]汽車側視電子影像系統
交易價格:
面議
所屬行業:
汽車
類型:
實用新型專利
技術成熟度:
正在研發
專利所屬地:中國
專利號:ZL201120140618.X
交易方式:
完全轉讓
許可轉讓
聯系人:
孟祥玉
進入空間
所在地:
安徽合肥市
- 服務承諾
- 產權明晰
-
資料保密
對所交付的所有資料進行保密
- 如實描述
技術詳細介紹
當前,汽車數量在急劇增加,現在汽車普遍使用的側視系統是分別安裝在汽車左、右兩側A柱位置的機械式反光玻璃側視鏡,這就要求駕駛人員在需要了解本車兩側道路交通狀況時必須向左或向右轉移視線觀察車外反光玻璃側視鏡,在這段時間里,本車的正前方大范圍區域對駕駛人員來說是盲區,一旦突然出現險情,駕駛人員將不能或者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置險情,從而造成交通意外的發生;反光玻璃側視鏡的面積由于受尺寸限制的原因,視場小,往往不能及時觀察到左右兩側最初位于視場之外但是通過連續變道靠近本車的機動車或非機動車,從而造成險情的發生;反光玻璃側視鏡由于被固定在車體左、右兩側A柱上,不同的駕駛人員因為身材高、矮、胖、瘦的不同,需要不同的觀察角度,因此因人而易,不同的駕駛人員需要手動調節反光玻璃側視鏡的位置以便于自己觀察,這就容易造成反光玻璃側視鏡機械固定裝置的松動,從而在行駛中特別是在高速行駛中鏡體隨擾動氣流擺動造成駕駛人員觀察困難;在雨、雪天氣等惡劣氣候條件下,反光玻璃側視鏡極易被雨水或者雪花覆蓋,在冬天甚至被冰凍覆蓋,因此駕駛人員在行車過程中觀察左、右兩側狀況時影像會變得模糊不清,而此時往往由于氣候的原因,無法搖下車窗玻璃進行駕駛,因此隔著被雨水或者雪花或者冰凍覆蓋的車窗玻璃去觀察同樣也被雨水或者雪花或者冰凍覆蓋的反光玻璃側視鏡去觀察左、右兩側道路交通狀況時,圖像會變得極為模糊甚至是觀察不到圖像,這也是雨、雪天氣道路交通事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夜間行車特別是在郊外、山區等照明條件不好的地區行車,反光玻璃側視鏡已經無法觀察到兩側不發光物體,只能觀察到兩側其它汽車的車燈等等類似的發光體,從而導致駕駛人員判斷兩側的情況變得困難。在雨、雪天氣等惡劣氣候條件下夜間行車,通過反光玻璃側視鏡去觀察左、右兩側狀況變得更為困難甚至是不可能,大大增加了行車的不安全性。沿用了幾個世紀的、傳統的汽車反光玻璃側視鏡,以現在的技術來看存在著明顯的技術缺陷,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急待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
本專利的技術方案是將左側視攝像頭和右側視攝像頭分別固定在車體前方原左、右反光玻璃側視鏡位置上,也可選用固定于原反光玻璃側視鏡內,用于實時攝取車體左、右兩側影像。汽車在工廠制造過程中工人按照工藝要求一次性調整攝像頭角度,當攝像頭角度被調整至可以攝取車體左、右兩側合適范圍內的實時影像后固定攝像頭位置,在以后的使用過程中,駕駛人員就無須再調整攝像頭角度。左側視攝像頭和右側視攝像頭均加裝有防雨罩,以保證在雨、雪天氣時攝像鏡頭不會被雨水或者雪花覆蓋,保證在惡劣氣候條件下的行車安全。左側視攝像頭和右側視攝像頭選用的都是星光級或者紅外線攝像頭,所以在晚間、光線不足的情況下,駕駛人員通過圖像處理/電子平板顯示器仍能觀察到兩側清晰影像,提高了夜間行車安全。帶顯示器的圖像處理模塊被固定在車內中控臺上、便于駕駛人員觀察且不影響駕駛人員正常前視的位置上,因此駕駛人員可以保持抬頭正視姿勢不變,僅須略微降低視線即可觀察到顯示器影像,此時駕駛人員余光仍可繼續觀察前方,從而大大縮短處理前方可能出現的險情的時間,提高了行車的安全性。
本專利側視效果好,受惡劣環境、氣候影響小,設計巧妙,易于實施,在使用過程中駕駛人員無須向左或右轉移視線即可觀察本車兩側影像而眼睛余光仍可繼續觀察車體前方情況、不受車外氣候影響、夜間仍可觀察到清晰影像從而提高了行車安全。
本專利將革命性的取代使用了幾百年的汽車傳統反光玻璃側視鏡,有潛在的巨大商機。
本實用新型在批量生產時,單臺成本低于300元人民幣,無須增加昂貴的生產儀器、設備和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