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該項目針對高速可見光通信系統中的光源調制非線性與信道快速時變性兩大難點問題展開深入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解決光源調制非線性問題的相關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1)提出一種混合時-頻域自適應非線性均衡技術,線性失真被預頻域均衡來補償, 非線性失真部分由一個高效的自適應非線性時域均衡器來補償,從而實現高效均衡;
?。?)提出一種基于分組統計的信道編碼方案,通過概率統計來改變原數據流中高低電位的比例,實現調光和功率控制,抑制了非線性的影響;
?。?)提出一種基于混合限長編碼和預加重方案,通過結合限長編碼和預加重技術,分別從傳輸碼型和時域波形矯正兩個方面改善基線漂移和數據相關性抖動對 VLC 系統高速調制性能的影響;
(4)提出一種基于對稱疊加編碼的消除誤碼傳播方案,解決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可見光通信系統中的誤碼傳播問題,從而提高傳輸速率,完成高速調制。
2。解決信道快速時變性,尤其是信道遮擋問題的相關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提出一種基于空分復用的蜂窩組網方案實現多用戶覆蓋,當用戶直射鏈路出現遮擋時,考慮由多燈覆蓋的組網技術來完成鏈路的切換;
?。?)提出一種基于博弈論的接入模式選擇方法,引入終端直連通信模式,在上下行和直連通信兩個通道中,當出現一個鏈路遮擋后,立即切換到另一個鏈路中繼續通信;
?。?)提出一種基于物理層編碼的中繼方案,在上述終端直連和上下行通信模式存在情
況下,利用物理層編碼技術提高鏈路資源利用率。
此外,對于當前可見光通信應用最為廣泛的可見光定位,該項目也研究了基于運動建模和累積空時編碼的抗遮擋定位機制。
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研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很好解決了可見光通信系統中的光源調制非線性與信道快速時變性問題,為可見光通信走向產業化提供了理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