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環境工程課題組經過近七年 的科學研究,成功開發了具有知識產權的、無毒生態型的無機礦 物絮凝劑。在國內首次申請了以蛭石為原料經過酸改性制備無機 礦物絮凝劑的發明專利,并于2016年獲批授權,從而開辟了天 然的無機礦物絮凝劑這一新領域。 為了驗證無機礦物絮凝劑對養豬廢水的實用效果,圖1中的 燒杯實驗展示了使用無機礦物絮凝劑配合助凝劑C-PAM對實際 養豬廢水和垃圾滲濾液的絮凝效果照片。從圖4中可以看出,經 過干濕分離后的養豬廢水呈深黃色,濁度較高(48NTU),COD濃 度較高,約為3641mg/L,有很強的刺激性氣味。當無機礦物絮 凝劑的投加量為2g/L,C-PAM的投加量為20mg/L時,經過無機 礦物絮凝劑一級強化預處理后,廢水的顏色明顯變淺,上清液變 得澄清透明,濁度和COD濃度大大降低,刺激性氣味也有了較大 程度的改善,證明無機礦物絮凝劑配合C-PAM助凝劑可以起到良 好的一級強化絮凝預處理效果。 圖1 絮凝效果圖片 無機礦物材料絮凝劑因為原料來自于天然礦物材料,即使進 行改性后,其基本物質沒有變,圖10的測試結果證明上清液、 沉淀物均是安全的,上清液與沉降絮體的重金屬菌在安全限值以 內,不具有生物毒性,可以進行堆肥等資源化。 一、項目優勢、獨特性分析: √國內首創□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市場前景廣闊□其他,備注: 二、我國相似項目數量、質量: 數量:少 質量:與日本技術質量類似 日本大石等公司開發的多功能無機絮凝劑是以天然礦物和無機 成分為主成分.用于重金屬等為主的復合污染排水處理。該產品 正在各種工廠排水、水產排水中廣泛推廣應用。其主成分是由氧 化鈣、氧化鋁、礬土等天然礦物和無機成分組成。產品使有機、 無機污染排水中的懸浮物絮凝分離.使溶于排水中的污染物分離 去除。在酸性、堿性、中性各區域均具凈化功能,處理后分離水 顯中性,而且污泥脫水性好。但該公司在國內還無代理。 三、國際上相似項目產業化程度:高度產業化 項目屬于水處理中的混凝工藝,在各類水處理工程中都要用到, 但是目前主要是傳統的PAC,PFS等混凝劑,具有生物毒性、分 離效果差等缺點,該項目的無機礦物混凝劑完全可以替代傳統的 混凝劑,市場潛力巨大。 四、先期投入經費來源:橫向 四溴雙酚A生產廢水一級強化絮凝預處理創新工藝的開發研究 五、先期投入經費:50萬元 六、項目企業接觸與企業投資情況: 天津強源食品有限公司擬采用該技術預處理廠區混合廢水 天津長蘆漢沽鹽場有限責任公司,50萬的橫向項目,四溴雙酚A 生產廢水一級強化絮凝預處理創新工藝的開發。 七、項目后續研發情況: 現階段 建立項目的示范工程 資金需求 100 萬元 成熟度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