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響應國家的“節能減排”政策,在保證鋼鐵產品質量和煉鐵生產效率的前提下,采用高爐噴煤、以煤代焦、降低成本是我國煉鐵常用的技術。增加噴煤量是進一步降低高爐焦比的有效途徑。但是,過多地向高爐內噴吹煤粉將使煤粉在風口前的燃燒率降低、未燃煤粉量增加,給高爐的正常冶煉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影響。隨噴煤量提高,必須采取強化燃燒的措施,才能保持風口前煤粉燃燒率不變或下降不多,爐芯區未燃盡煤粉不至嚴重惡化高爐料柱的透氣性,使爐缸活躍、煤氣流分布合理(具有較強的中心氣流)、高爐透氣性良好、爐況穩定順行。研究和開發高爐噴煤助燃劑,加快反應速度已勢在必行。助燃劑含有的金屬元素,在燃燒反應中具有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促進揮發份的熱解析出、明顯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二是加快氧化反應的進程、提高燃燒效率,因而強化了燃燒。添加助燃劑減少了煤燃燒對過剩氧的需要,縮短了煤粉完全燃燒所需的時間。由于煤粉的充分燃燒,還可以調節爐況,降低瓦斯灰中碳的含量,有利于環境保護,獲得綜合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高爐噴煤使用的各種催化助燃劑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有的助燃劑需要添加量太大,達到煤粉重量的2-5%,而當添加量小于1%時,催化助燃效果就不明顯;有的配方中含有高錳酸鉀(KMnO),而KMnO 分解溫度僅248oC,對于制粉系統安全4 4帶來一定隱患。眾所周知,高爐噴煤尤其是噴吹煙煤及其混煤是一項安全性要求極高的技術,系統氧含量升高、著火點降低等均會帶來新的安全隱患;有的助燃劑需加溫到200oC,且添加方法復雜,需要有專用的設備;還有的商業高爐助燃劑含有對高爐生產質量不利的K、Na、Cl等元素。 響應國家的“節能減排”號召,以高爐噴煤、以煤代焦、降低成本為目標,探 討無機鹽催化助燃劑的制備新工藝,及其催化助燃效果和機理,并開展了煤粉催化 燃燒的工業性試驗及其技術經濟指標分析,可望獲得綜合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 環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