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人:
所在地: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供排水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廠加藥控制方法及系統、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現在普遍的水廠,一般采用的技術是結合國家標準(GB/T22627-2014和 備注;這里兩個標準 前面的標準對的是水 后面的是生活飲用水 前面有關于液體聚合氯化鋁的描述 不管固體和液體 都配成指定的濃度描述 總體內容是一樣的 GB15892-20032020),使用通用的計算式計算出投藥量,但是國家標準給的數據很粗糙,沒有辦法做詳細規定,比如快速攪拌,國際標準規定快速攪拌為10s-30s為550轉,這是由于每個水廠的實際情況是不一樣的,情況不一樣投加量也不同,每個水廠擁有的池子大小,池子結構,源水情況,PH及水溫都不一樣,如斜管沉淀池比平流池省藥,如果只采用一個通用的計算式計算投藥量而不去考慮實際情況顯然是不科學的。且從治水角度來看,從河里的水到能使用的水在沉淀池測得的最優濁度為5度,也是本發明的目標濁度,這個濁度是最省藥的,性價比也是最高的,大于5度時,在后續的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的水進行沖洗,浪費了水源,而小于5度又會浪費藥,而實際操作中每個水廠的實際情況不同,最優濁度也不同,每個水廠的目標濁度會發生變化。
此外,水廠加藥控制同時也是人工智能接手的必須的中間過程。人工智能直接學習必定會浪費大量的水、藥劑、人力資源、電力資源。浪費的代價是不能接受的。而且很多水廠不相同,即便一個水廠學習完畢,也不能用于其他水廠。
項目核心創新點:預警系統 目前全國第一份預警專利
加藥系統 以實驗法為基礎 創立兩條工作曲線指揮機器工作
排泥系統 在實驗法的基礎上,微積分直接算出沉淀池有多少泥沙 ,刮泥機,管道排泥都適用
試劑校正 每批次凈水劑含量不同,這也是其他人工智能不能學習的根本原因
城市管理系統 各廠管理、總部管理
攪拌專利 現有的電動攪拌,池底會有結痂,不可調速等各種毛病
整個專利 是一份非常完整的自動化人工智能技術。其中預警系統和試劑校正功能,其他任何一種加藥專利都繞不過去。
項目詳細用途:用于自來水公司 污水廠凈水使用
預期效益說明:節約試劑20%以上 同時預警功能已在雅安水廠使用,保護治水2年多時間。綿陽市20000度發生渾水事故,本廠在30000以上依然未出任何渾水事故。